自非平淡,能各有名,
英為文昌,雄為武稱。
夫草之精秀者為英,獸之特群者為雄;(物尚有之,況於人乎。)故人之文武茂異,取名於此。(文以英為名,武以雄為號。)是故,聰明秀出,謂之英;膽力過人,謂之雄。此其大體之別名也。
草木中,精華奇秀的稱之為英,動物中傲視眾群的稱之為雄。所以文武雙全、出類拔萃的人依此來取名。因此聰穎靈秀的人稱作英,膽識超群的人稱作雄,這是兩種稱謂的區別。
若校其分數,則互相須,(英得雄分,然後成章,雄得英分,然後成剛。)各以二分,取彼一分,然後乃成。(膽者雄之分,智者英之分。英有聰明,須膽而後成;雄有膽力,須知而後立。)
如果比較這兩種稱謂的成分比重,就要讓兩者相互配合,把英才和雄才各自分成兩份,然後各取對方一份,然後才能造就出英雄的品質。
何以論其然?夫聰明者,英之分也,不得雄之膽,則說不行;(智而無膽,不能正言。)膽力者,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則事不立。(勇而無謀,不能立事。)是故英以其聰謀始,以其明見機,(智以謀事之始,明以見事之機。)待雄之膽行之;(不決則不能行。)
怎樣去證實這個論斷呢?聰穎雖然是英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如果得不到雄的膽識,那麽他的思想便得不到推行。膽識是雄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如果得不到英的聰穎,那麽他的事業也不會得到成功。所以英才從一開始就應該以自己的聰穎謀劃,窺探其中的先機,並且等待雄才的膽識來使它得以推行。
雄以其力服眾,以其勇排難,(非力眾不服,非勇難不排。)待英之智成之;(智以製宜,巧乃可成。)然後乃能各濟其所長也。(譬金待水而成利功,物得水然後成養功。)若聰能謀始,而明不見機,乃可以坐論,而不可以處事。(智能坐論,而明不見機,何事務之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