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以眼察人,以心觀心

效難第十一

字體:16+-

人材精微,實自難知,

知之難審,效薦之難。

關羽(?~220),本字長生,後改雲長,河東解縣(今山西運城)人。關羽是劉備最為信任的將領之一。在關羽去世後,其形象逐漸被後人神化,曆來是民間祭祀的對象,被尊稱為“關公”,崇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

蓋知人之效有二難。有難知之難,(尤奇遊雜,是以難知。)有知之無由得效之難。(己雖知之,無由得薦。)何謂難知之難?人物精微,(智無形狀,奇逸精妙。)能神而明,(欲入其神,而明其智。)其道甚難,固難知之難也。(知人則哲,惟帝難之,況常人乎。)是以眾人之察,不能盡備,(各守其一方而已。)故各自立度,以相觀采。(以己所能,曆觀眾才。)

對於人才的識別存在兩種困難,首先是難以識別人才的困難,其次是可以識別但卻難以推薦的困難。為何會有難以識別人才的困難呢?人的內心是十分微妙精深的,想要很好地從內心去了解一個人是十分困難的,這就是難以識別人才的困難。因此一般的人對於人才各方麵的考察是很不完備的,所以各自設立一種識別人才的標準,以便相互比較而觀察采納。

或相其形容,(以貌狀取人。)或候其動作,(以進趨取人。)或揆其終始,(以發正取人。)或揆其似象,(以旨意取人。)或推其細微,(以情理取人。)或恐其過誤,(以簡恕取人。)或循其所言,(以辭旨取人。)或稽其行事。(以功效取人。)八者遊雜,(各以意之所可為準,是以雜而無紀。)故其得者少,所失者多。(但取其同於己,而失其異於己,己不必兼,故失者多。)

有的人觀察人的相貌,有的人觀察人的動作行為,有的人觀察人行事的前後,有的人觀察人的表象,有的人觀察人細微之處的表現,有的人觀察人勘誤過失,有的人觀察人的言辭語令,有的人觀察人的行事作風。這八種不同的狀況混雜在一起,所以能夠真正識別出人才的特別少,識別人才失誤的特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