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用在見義勇為上,勇氣在道德上就毫無意義。孔子在《論語》中,用他一貫的論證方法通過反義解釋來給勇下定義說:“見義不為,無勇也。”把這句格言正麵解釋就是:“去做正義的事情就是勇。”甘心犯險,舍命赴死——這些經常被看作勇氣,而職業軍人的這種輕率舉動——莎士比亞稱之為“愚蠢之勇”,在軍隊裏卻得到不恰當的稱讚。不過,在武士道看來卻並非如此,為了不值得去死的事而死被蔑稱為“犬死”。水戶的義公說:“衝上戰場被殺非常容易,最卑賤的農夫也做得到。但當活必活,當死必死,才是真正的勇。”他從未聽說過柏拉圖,卻跟柏拉圖的思想驚人地相似。柏拉圖將勇氣定義為“關於人什麽時候該怕什麽時候不該怕的認識”。西方在道德之勇和肉體之勇之間所作的區別,很久以前我們就已經承認了。哪個武士在少年時沒有聽說過“大勇”和“匹夫之勇”的區別呢?
英勇、堅毅、勇敢、無畏、勇氣等品質,最容易吸引少年的心,而且通過實踐和示範可以得到訓練,是年輕人中很早就會效仿的、最受歡迎的品德。小男孩在還沒有離開母親懷抱時,就一遍遍地聽到戰爭故事。如果因某種疼痛而哭泣的話,母親就會這樣責備孩子說:“因為這麽點兒疼而哭真是膽小鬼!在戰場上被砍斷手該怎麽辦?被要求切腹時該怎麽辦?”我們都知道《仙台萩》中的千鬆的堅韌而感人的故事:“見到叼著食物飛到巢中的母鳥,小鳥張著嘴等待喂食的情景,他羨慕小鳥的幼小的心靈,也知武士的兒子忍受饑餓是忠義。”關於堅忍和勇敢的故事在兒童故事中比比皆是。但是,這些故事並非向少年鼓吹英勇無畏精神的唯一方法。父母有時還用看似殘酷嚴厲的方法讓孩子鍛煉膽量。他們說,“熊就是把它的幼崽丟入深穀。”武士的兒子就是被投入艱苦的深穀,並被驅使去做西西弗斯那樣的苦役。有時還會受餓和受凍,這被看作鍛煉他們忍耐力的最有效的考驗。命令幼小的兒童傳遞消息給完全陌生的人,日出前就被叫起床,在寒冬時節的早飯前光著腳走到教師家中去參加晨讀。再者,每月一兩次在天滿宮等節日時,幾個少年聚集起來通宵輪流高聲朗誦。到各種可怕的地方——刑場、墓地、凶宅,都是少年們愛幹的事。在公開執行斬首的日子,少年們不僅被派去看那可怕的情景,而且他們還被命令在黑夜裏單身去刑場並在砍下的頭上留下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