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白茶,是烘青的白葉茶,以其莖脈綠、葉玉白故名。它屬於綠茶中的新貴。安吉白茶,與萎凋、幹燥而成的傳統白茶類,幾乎沒有任何的關聯。
最早記載白葉茶的典籍,是北宋的《東溪試茶錄》,其中寫道:“茶之名有七:一曰白葉茶,民間大重,出於近歲,園焙時有之。地不以山川遠近,發不以社之先後,芽葉如紙,民間以為茶瑞,取其第一者為鬥茶,而氣味殊薄,非食茶之比。”之後,宋徽宗的《大觀茶論》,更進一步寫道:“白茶,自為一種,與常茶不同,其條敷闡,其葉瑩薄。崖林之間,偶然生出,雖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過四五家,生者不過一二株,所造止於二三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難蒸焙,湯火一失,則已變而為常品。須製造精微,運度得宜,則表裏昭徹,如玉之在璞,它無與倫也;淺焙亦有之,但品不及。”以上兩處記載,皆指出了白葉茶的共性,其葉瑩薄,與常見的綠茶不同。對照當下的安吉白茶、白雞冠、白芽奇蘭等品種,其新萌的芽葉,還是有點近似於宋代白葉茶“芽葉如紙”的特征的。
宋人鬥茶,以白為上,這是宋代特別珍視白葉茶的根本原因。其實,在宋代以降的文獻裏,關於白葉茶的記載也很多,生長散見於諸多茶區的茶叢之中。清代《集異新抄》記載:蘇州洞庭山,“包山寺有白茶樹,花葉皆白,烹注甌中,色同於泉,其香味類虎丘,一寺止一林,不知種自何來?植數十年矣。”後來,茶竟萎絕種。武夷山的四大名叢之白雞冠,也屬於白葉茶的範疇。在低溫的早春與秋冬,白雞冠新抽的芽葉,金黃翠白,光彩奪目,迥異於三坑兩澗裏的其他岩茶品種。
安吉白茶的母樹,原生長在安吉縣天荒坪鎮的大溪村,位於海拔800多米的橫坑塢桂家廠,是一蓬樹齡逾百歲的再生型古茶樹,當地人稱它為大溪白茶。20世紀80年代開始,由地方農業部門選育,無性繁殖出了大溪白茶茶苗。考慮到地理標識和產權保護,在2004年,地方政府把大溪白茶,命名為安吉白葉一號。同樣在蓬勃發展的江蘇溧陽白茶,引種的也是安吉縣的白茶一號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