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於元代茶的揉撚工藝的漸漸普及,明代朱元璋廢掉了團茶,簡明自然的瀹泡法開始流行,逐漸淘汰了複雜的煎茶法和點茶法,人們喝茶開始變得更加簡單、自然、快捷,不再去費力的碾羅,也不用再去為襯托湯花的唐時綠、宋時白而絞盡腦汁了。明代文震亨在《長物誌》裏說:“吾朝所尚又不同,其烹試之法,亦與前人異。然簡便異常,天趣悉備,可謂盡茶之真味矣。”尤其是明清至今,隨著六大茶類的陸續粉墨登場,泡茶法更加注重茶的滋味、香氣、茶湯的色澤和清透度,因此,白色的茶杯開始備受推崇。另外,從所存文獻和出土資料中,我們也能看到,唐宋的茶盞胎體厚重,容易快速吸收茶湯的熱量,從而可能會影響到明代以降的茶的香氣表達。這也是景德鎮的薄胎白瓷茶杯,在明代以後迅速受到茶人追捧的重要原因。
從唐代的青瓷益茶,到宋代的黑瓷益茶,發展到明代以降的白瓷益茶,我們能夠清楚地認識到,是隨著製茶工藝、飲茶方式以及對茶的審美的變化,為了彰顯茶、表達茶與茶湯之美,才從根本上導致了茶器的不斷更新、不斷變革。
近代,史學家連橫在《茗談》中寫道:“茗必武夷,壺必孟臣,杯必若琛,三者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若琛杯,最早見於康熙年間。後人對若琛杯有如下概括:小、淺、薄、白。小則一啜而盡;淺則水不留底;色白如玉,用以襯托茶的湯色;質薄如紙,以使其能起茶香。對於孟臣壺,清初劉源長《茶史》記載:“迨今徐友泉、陳用卿、惠孟臣諸名手,大為時人寶惜,皆以粗砂細做,殊無土氣,隨手造作,頗極精工。”由於孟臣善做小壺,因此,後世多把精致、小巧、玲瓏的紫砂壺稱之為孟臣壺。紫砂壺在明代正德年間的誕生,正是為了適應綠茶的瀹泡技法而出現的。自此,孟臣壺和若深杯,聯袂形成了茶席畫卷上的珠聯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