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席的簡潔樸素,不急不躁,不疾不徐,茶湯會表現得細膩柔滑。
縱觀中國飲茶的曆史,起始不應晚於西漢。西漢王褒的《僮約》裏,有“烹荼盡具”、“武陽買荼”的記載。中國最早的飲茶方式,可能來源於茶的食用或藥用方法。即用茶的鮮葉或者幹葉,煮成羹湯飲用。為了中和或減緩茶的苦味、寒性,在煮茶時,往往會佐以薑、桂、椒、茱萸等溫熱性食材。為了調節茶湯的味道,也會加入食鹽、橘皮、薄荷等調味品。
陸羽《茶經》問世以後,奠定了煎茶道的基礎。煎茶道的清飲,是從古老的煮茶模式演變而來的。在陸氏煎茶中,僅僅保留了用鹽調味的傳統方法。煎茶加入鹽巴,無非是使末茶變得更綠、使茶湯變得鮮甜、抑製茶湯的苦味。在《茶經》六之飲中,有如下的記載:“飲有粗茶、散茶、末茶、餅茶者。乃斫,乃熬,乃煬,乃舂,貯於瓶缶之中,以湯沃焉,謂之痷茶。”這段記載表明,類似我們今天未壓餅、未碾細、條索狀的散茶,是一直存在的,在唐代包括之前,稱之為粗茶或者散茶。另外也要注意,唐代的末茶,是單獨存在或者是單獨作為一類茶來定義的。陸羽還講,用沸水直接泡茶,而不去煎茶,謂之痷茶。痷茶,是用大腹緊口的陶器來泡茶。由於唐代茶的加工,還沒有誕生揉撚工藝,因此以沸水直接衝泡茶,不但滋味淡薄,而且欣賞不到湯花沫餑,這恐怕是陸羽反對痷茶的根本原因。於此能夠窺見,我們今天流行的茶的衝泡方式,在唐代也是同樣存在的,此法可能僅僅存在於中下層的勞苦大眾之間,而少有文字記載而已。南宋陸遊在《安國院試茶》詩後注雲:“日鑄則越茶矣,不團不餅,而曰炒青,曰蒼鷹爪,則撮泡矣。”可見,瀹泡法即撮泡法,它源自上古,曆經唐宋,到了明代,僅僅是隨著散茶的解放,發揚光大了而已,並非起源於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