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會的一點一滴,行住坐臥,體現著參與人的態度與修養。茶會是一場關於茶的表達,是心靈交流的盛宴,也是一場充滿意趣的雅集。此地盡能開眼界,遠行不為好山川。在茶席上,能結識愛茶的人,能品到心儀的佳茗,能欣賞到別具特色的茶器,能遇到相似的靈魂,也能學到渴求的專業知識。茶會是種種美好因緣的和合,因此茶聚的時刻,特別受到茶人們的珍視。從茶席的布置、插花、煮水、提壺、瀹茶、分茶到焚香、聽琴、品飲、回味等,不惟坐席中的主客是一期一會,茶湯與當下的花姿,當下主客的心境,當下席上的光影等等,均是不可重逢的一期一會。
懷著感恩之心,去參加一場別開生麵的雅致茶會,是人生的一件快事。為避免在難得的茶會中留下遺憾,就需學些茶席的必要禮儀,知曉一些茶會雅集的相關注意事項。
北宋歐陽修詩雲:“泉甘器潔天色好,坐中揀擇客亦嘉。”客嘉,是開好一場茶會的必要條件。客嘉在蘇軾的茶詩裏,即是“坐客皆可人”。“可人”“天色好”與“泉甘器潔”,是宋人點茶的三個必要條件。違此,即是宋代諺雲的“三不點”。明末馮可賓在《岕茶箋》裏,總結了適宜品茶的十三個條件,分別為:“無事、佳客、幽坐、吟詠、揮翰、徜徉、睡起、宿酲、清供、精舍、會心、賞鑒、文僮。”與此同時,他也提出了與茶不合時宜的七條禁忌:“不如法,惡具,主客不韻,冠裳苛禮,葷有雜陳,忙冗,壁間案頭多惡趣。”其中,“不如法”,是指個人行為與茶會規則相背離,或泡茶與品茶不得要領等方麵。“惡具”,指的是類似出土的不吉利的茶器,設計不合理或不適合泡茶的器皿,或不清潔的泡茶、品茶器皿等。“主客不韻”,指的是主人與客人的衣著不合時宜或不雅,談吐粗俗等。“冠裳荷禮”,是強調在喝茶時,衣著要樸素隨意,不要身著官服或太過嚴肅的服裝,也不需要官場或商場的寒暄與嚴肅禮儀等。喝茶從大部分人的精神層麵來講,不就是為了追求個體的愉悅和生活的詩意嗎?何必把自己搞得緊張兮兮的,這有違喝茶的初心與本真。“葷有雜陳”,是講不要把有腥味、有異味的食品和飯菜,與茶放置在一起。“忙冗”,是說在茶席上不要過於匆忙、邋遢,或忙於他事,或沉浸在手機的微信、微博、電子遊戲、網絡直播中,而無心泡茶或品茶。“壁間案頭多惡趣”,指的是茶室或茶席布置混亂、不雅,格調趣味不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