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物裏的早期中國

7 上博簡《容成氏》【九州傳說】

字體:16+-

中國為什麽叫“九州”?這件文物道明了來曆,與傳世文獻有兩點不同

上博簡《容成氏》

我們知道,“九州”和“華夏”一樣,也是“中國”的代名詞。但是到今天,我們的“州”卻非常多,有地級市蘇州、杭州;也有縣級市邳州、嵊州。那麽,“九州”究竟是哪九州,又是如何變成今天這麽多州的呢?

大禹之前就有九州?

上博簡至今已整理九輯,其中出版於2002年的第二輯,有《民之父母》《從政》《昔者老君》《魯邦大旱》《子羔》和《容城(成)氏》等五篇文章的圖片與釋文,其中內容最豐富的要數《容成氏》。

這篇文章介紹了不少古史佚說,但也有一些缺漏之處。比如第一片竹簡就缺失了,幸虧全簡背麵有“訟成氐(氏)”三個字。整理者李零推測,“訟成氐”就是全篇介紹的第一個帝王“容成氏”。以容成氏為首的帝王係統,見於《莊子·胠篋》:“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畜氏、軒轅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伏羲氏、神農氏……”《容成氏》記載雖然與《胠篋》不完全一致,但也印證了當時流傳著不同於儒家的古帝王係統。

這種說法,與傳世文獻中廣為人知的大禹與九州的關係不同。文獻中一種說法是大禹治水、創設九州,如《左傳》引《虞人之箴》說“芒芒禹跡,畫為九州”,《尚書·禹貢·序》說“禹別九州”;另一種說法是帝舜作十二州,而大禹改為九州,如《尚書·堯典》就說帝堯時帝舜執政“肇十有二州”“谘十有二牧”,《漢書·地理誌上》則說:“堯遭洪水,懷山襄陵,天下分絕,為十二州,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製九州,列五服,任土作貢。”

無論是哪種主流說法,共同點都是大禹作九州。唯有《說文解字》“水部”說:“水中可居者曰州,水周繞其旁。昔堯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詩》雲:‘在河之州。’一曰:州,疇也,各疇其土而生也。”提到了堯時就有九州,但這裏的“九州”似乎又是自然形成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