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之上一等級,該級別出現的怪物體型更加龐大,以至於具有了高度的迷惑性——除非巨怪有所舉動,或表現出其他生物特性,否則觀測者往往會將其誤認成山脈、島嶼或大片雲團等無生命的自然景觀。
唐玄宗開元七年仲秋月,廣州地區發生灼夜現象,一道強光毫無征兆地出現,照亮了整個夜空,有官員記載道:“星月皆沒,而禽鳥飛鳴矣,舉郡驚異之,未能諭。”強烈的光亮驚破了全城官民的夢鄉,時任廣府都督裴伷先衣冠而出,匆匆趕到官署,發現將吏僚佐已經不約而同悉數集結於轅門之外了,每個人臉上都帶著驚惶困惑的神色向他看來,等他示下。
裴伷先略作顧盼,大聲問道:“現在是什麽時辰,挈壺何在?”
司掌漏刻的小吏應聲出列,顫聲道:“刻下……尚不到三更。”眾僚齊聲低呼,竊竊偶語,不到三更,天色何以明亮如晝?裴伷先心下煩惡,眉頭深鎖,彷徨無計。約莫過了一頓飯的時間,那不明來曆的光亮逝去,天色徐徐轉暗,星鬥複現,夜幕重新降臨。眾僚等了一會兒,見再無異樣,各自執燭歸去。裴伷先倦意全無,獨自留在官署,反複推詳,不得要領。
裴伷先深知此類異常天象,若不能給出使人信服的解釋,民間必定流言四起,難保不會生出許多麻煩,次日一早,就召集幕僚參酌究討。唐中宗朝至玄宗朝前期,廣州都督通常兼攝嶺南五府經略大使,權位尊隆,因而裴伷先的軍府幕中羅致的能人著實不少,淵博之士所在多有,但提起昨夜異象,隻見麵麵相覷,無人能解。
這是什麽緣故?裴伷先找不到一點頭緒。幾個月過去了,人們已經開始淡忘那個異樣的夜晚,就在這時,一艘遠洋歸來的商船帶來了整個事件的答案。
泉州和廣州是唐帝國南海沿岸主要貿易港口,每年夏季,大批從波斯、天竺或錫蘭出發的商船跋涉萬裏重洋,乘著西南季風駛入繁華的廣州港,操著形形色色語言的四海商旅擠滿了逆旅和酒肆,大聲講述各種光怪陸離的海外奇聞。一夥去年七月底離港出海的商人聲稱,八月十一那天黃昏,他們在海上瞭望到了一座移動的島嶼,中夜時分,那島嶼突然高高浮出海麵,如山嶽般聳立著,舉首向北,兩盞大燈發出極其刺眼的白光,亮度幾與太陽相當,令人不敢逼視,整個北方的天空以及海麵頓時明如白晝,毫末畢見。強光照耀下,清晰可見那座“島嶼”巨首昂揚,背甲覆若穹隆,赫然是一頭類似龜、鼇的龐大活物,兩盞大燈實為巨鼇的雙目。船員們想起“戴山鼇”的傳說,以為找到了神話中的海上仙山,狂喜之下,顧不上危險,調轉船頭慢慢靠近。巨鼇遊動甚速,船隻始終追之不及,大概一個時辰後,巨鼇沉入深海,蹤影全無,夜色恢複如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