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以一篇文章而影響了中華民族政治文明、人格行為和文化思想的美文為數不多。我排了一下,有十篇。
這裏說的是“政治美文”,就是說既要有思想,還要文字美,要符合三個條件:一是文章提出了一種影響了中華民族政治文明、人格行為的思想;二是文章中的一些名句熟詞廣為流傳,成為格言、成語、座右銘,有的已載入辭典,豐富了民族語言;三是文章符合藝術規律,詞、句、章,形、情、理都達到了美的要求。如果我們隻是就文字“選美”,當然還會選出更多,如王勃的《滕王閣序》等,但那是另一個範疇。
下麵按這個標準一一分析。
賈誼的《過秦論》,探討一個政權為什麽會滅亡。為政者必須施仁政,不能反人民。後來提到農民起義時常用的“斬木為兵,揭竿為旗”一詞,即出自本篇。
司馬遷的《報任安書》,探討生命的價值,提出一個做人的標準:“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成語“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即出自本篇。
諸葛亮的《出師表》,提出忠心耿耿的為臣之道和勤懇不怠的敬業精神。名句“親賢臣,遠小人”“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等廣為流傳。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以文學的手法描繪出一個理想社會的藍圖,從中可以看出老莊哲學與空想社會主義的影子。西方的政治名著《烏托邦》《太陽城》與其相類。“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已成後人常用的成語。而“桃花源”已是理想社會和優美風景的代名詞。
魏征的《諫太宗十思疏》,探討一個政權怎樣才能鞏固,並且塑造了一個較理想的君臣關係樣板。提出“居安思危,戒奢以儉”“載舟覆舟,所宜深慎”,提出“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這就是一九四五年黃炎培與毛澤東在延安談的政權周期律。後人常說的“居安思危”“善始善終”“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主要出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