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多少讀過點書的人,都知道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一篇隻有三百六十字的散文能流傳一千五百年,家喻戶曉,傳唱不衰,其中必有它的道理。這篇文字連同作者最流行的詩作,大約是我在孩提時代,為習文識字,被父親捉來讀的。當時的印象也就是文字優美、故事奇特而已。直到年過花甲之後,才漸有所悟。一篇好文章原來是要用整整一生去閱讀的。反過來,一篇文章也隻有經過讀者的檢驗、歲月的打磨,才能稱得上是經典。凡是經典的散文總是說出了一種道理,蘊含著一種美感,讓你一開卷就沉浸在它的懷抱裏。《桃花源記》就是這樣的文字。
《桃花源記》想說什麽?
一般人都將《桃花源記》看作是一篇美文小品。它確實美,樸實無華,清秀似水,而又神韻無窮。但正是因為這美害了它,讓人望美駐足,而忽略了它更深一層的含義。就如一個美女英雄或美女學者,人們總是驚歎她的容貌,而少談她的業績。《桃花源記》也是吃了這個虧,頂了“美文”的名,始終在文人圈子和文章堆裏打轉轉,殊不知它的第一含義在政治。
陶淵明所處的晉代自秦統一天下已六百年。在陶之前不是沒有過政治家。你看,賈誼是政治家,他的《過秦論》剖析暴秦之滅亡何等精辟,但漢文帝召見他時“不問蒼生問鬼神”;諸葛亮是政治家,是智者的化身,但他用盡腦汁,也不過是為了幫劉備恢複漢家天下;曹操是政治家,雄才大略,橫槊賦詩何其風光,但剛為曹家掙到一點江山底子,轉瞬間就讓司馬氏篡權換成晉朝旗號。
陶淵明也不是沒有參與過政治,讀書人誰不想建功立業?況且他的曾祖陶侃(就是成語“陶侃惜分陰”的那個陶侃)就曾是一個為晉王朝立有大功的政治家、軍事家。陶淵明曾多次出入權貴的幕府,但是他所處的政治環境實在是太黑暗了。東晉王朝氣數將盡,爭權奪利,貪汙腐敗,軍閥混戰,民不聊生。以東晉的重臣劉裕為例,未發跡時是一個無賴,好賭,借大族刁氏錢不還,刁氏將其綁在樹上用皮鞭抽。有一叫王謐的富人可憐他,便代為還錢。劉發跡,就扶王為相,而將刁家數百人滿門抄斬,後來幹脆篡位滅晉,建宋。陶淵明曾四隱四出,因家裏實在太窮,無力養活六個孩子,公元四〇五年時他已四十一歲,不得已便又第五次出山當了彭澤縣令,這更讓他近距離看透了政治。東晉從公元三七七年起實行“口稅法”,即按人口收稅,每人年繳米三石。但有權有勢的大戶人家紛紛隱瞞人口,國家收不到稅,就抬高收稅標準,每人五石,惡性循環的結果是小民的負擔更重,紛紛逃亡藏匿,國庫更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