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飲茶小史

不斷完善工夫茶

字體:16+-

正是由於工夫茶的出現,彌合、拉近了過去以社會精英為代表的文人茶與民間飲茶在精神、審美層麵的巨大鴻溝。

近代,台灣學者連橫(1878—1936),在《雅堂筆記·茗談》中寫道:“台人品茶,與中土異,而與漳、泉、潮相同;蓋台多三州人,故嗜好相似。茗必武夷,壺必孟臣,杯必若琛,三者品茗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對於台灣居民的構成,連橫所講是屬實的。清代《小琉球漫誌》也說:“台地居民,泉、漳二郡,十有六、七;東粵嘉、潮二郡,十有二、三;興化、汀州二郡,十不滿一;他郡無有。”這就很容易解釋,為什麽流行閩南、粵東的工夫茶,與台灣是何其相似了,兩岸本是同根同族一家親。連橫作為曆史學家,他此刻所見到的工夫茶,仍是一種不同於中國其他廣大地區的小眾飲法。構成工夫茶的三個要素,分別為名貴的武夷茶、孟臣壺、若琛杯。若三者缺一,則不能稱之為工夫茶,待客則感覺自己底氣與實力不足,甚至缺少彼此的地域認同感與歸屬感。

嘉慶初年,在往來梅州的程江六篷船上,俞蛟準確記錄了船妓月兒泡工夫茶待客的場景,其中包括極工致且貴如拱璧的白泥爐、宜興砂壺、瓷盤、瓷杯、瓦鐺、棕墊、紙扇、竹夾等。在泡茶時,“先將泉水貯鐺,用細炭煎至初沸,投閩茶於壺內衝之;蓋定,複遍澆其上。”到了鹹豐年間的《蝶階外史》則有:“每茶一壺,需爐銚三。”“第一銚水(將)熟,注空壺中,**之潑去;第二銚水已熟,預用器置茗葉,分兩若幹,立下壺中,注水,覆以蓋,置壺銅盤內;第三銚水又熟,從壺頂灌之周四麵,則茶香發矣。” 《蝶階外史》的作者高寄泉所述,比俞蛟多了“注空壺中,**之潑去”。而以沸水滌壺、溫壺等環節,明代張源的《茶錄》裏早有詳述,這說明工夫茶的瀹泡技法,是在久遠的曆史時空中,在曆代茶人頻繁用心的酌客中,在閩、粵之間次第有序的傳播中,不斷改良精進,愈臻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