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的南京臨時政府很快就結束了,因為實事求是地說,孫中山和南京臨時政府確實不足以解決當時中國所麵臨的問題。孫中山擁有新思想,革命黨人擁有新精神,但這些都不足以將一個混亂的中國帶上常態發展軌道。在當時國內外一切關心時局的人眼中,真正有能力收拾舊河山一統江湖的,還是政治強人袁世凱。這就是所謂“非袁莫屬”的意思。
袁世凱是晚清政治強人,他從甲午戰後的維新走到戊戌年間的變法,再到1901年的新政,直至1906年的預備立憲,袁世凱都是這一係列政治變革的鼓吹者和重要推手。他具有清廷內部舊官僚難得的新見解新思想,而且在過去十幾年官場曆練中,袁世凱養成了別人難以企及的手段和手腕,以及非凡高超的辦事能力。他是光宣朝無人可企及的能臣,隻是因為各種原因,袁世凱在光緒帝和慈禧皇太後相繼突然去世後被開缺回籍,靜養三年。
袁世凱開缺回籍的故事非常複雜,但袁世凱並沒有因為這個挫折而改變對清廷的忠誠。武昌起義發生後,清廷迅速啟用袁世凱,袁世凱也最大限度爭取南北和解重回君憲主義軌道。這在現在許多研究中已經得到了證明。然而到了最後,依然因為滿洲貴族在根本問題即國會構成上不願讓步,君主立憲在最後時刻還是毀於一旦。這確實非常可惜。
君主立憲無法實現,各方要求走向共和,南北妥協達成後,清帝退位,頒詔宣布委托袁世凱組織臨時政府,與南方革命黨人商量共建一個新國家。在這種情形下,孫中山遵守諾言,將中華民國政府臨時大總統的權杖轉移給袁世凱,是為中華民國正式開國。
袁世凱主導的中華民國確實沒有接著南京臨時政府的民國思路往下走,更沒有接納孫中山五權憲法、三民主義,以及軍政、訓政、憲政三階段論。這是因為袁世凱畢竟是晚清君主立憲政治改革的倡導者和推動者,他不僅具有一套完整的憲政理想,而且親身參與了晚清十年憲政改革實踐。在袁世凱的政治概念中,民主共和原本與君主立憲並沒有根本區別,除了一個君主必須廢除外,共和體製其實也是一種憲政體製。這種體製所實行的其實也應該是一種東西洋通用的代議製形式,而不是孫中山所期待的全民政治,更不存在重回啟發民眾,先軍政,再訓政,慢慢培養民眾的憲政習慣,慢慢將憲政民主的權利還給人民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