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重尋近代中國

內耗與共識

字體:16+-

應該指出的是,上述世紀末的恐慌雖然是19世紀最後幾年的一種“集體無意識”,具有較為普遍的意義,但它畢竟在最初的幾年尚不足以成為時代的主流思潮,更不足以影響清政府的決策。因此,中國的未來與發展在某種程度上說仍以清政府居於主導作用,清政府如果能夠正確地吸取在甲午戰爭中的教訓,並以此為契機,推動中國的進步與發展,那麽,不僅19世紀的最後幾年將平安度過,而且勢必為20世紀的中國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條件。

然而,遺憾的是,清政府內部由於派係的衝突,不僅無法對甲午戰爭的教訓與後果達成共識,而且對中國的未來發展也缺少一種總體把握,遂陷入無休止的內耗之中,使中國再一次喪失了發展的良機。

清政府的內耗不始於甲午戰爭之後,而是由來已久。這一點倒應歸咎為中國傳統的舊體製。在傳統體製下,中國政府從來都是皇帝的禦用工具,而政府內部也缺乏一致的觀念和起碼的共識。表麵上,他們都對皇權中心負責,從不同方麵服務於皇權利益;而實際上,他們隻是利益的組合,是皇權中心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而采取的相互牽製策略。在這種狀況下,如果皇權中心具有高度的哲學智慧和政治智慧,如果具有應有的權威和足夠的膽略,那麽,政府內部的相互牽製無疑有助於保障皇權中心決策的正確性,反之,則不僅容易導致決策的失誤,而且容易造成互相推諉,誰都不願負責的局麵。

由此反觀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的表現,我們便很容易地看到,中國的失敗完全可以歸咎為政府決策的失誤,而政府決策的失誤則又導源於政府內部的派係之爭。所謂帝、後兩黨的爭執,所謂清流派的攻擊,他們在本質上並不是以國家利益為最高原則,而是以小集團的利益為價值取向。這樣做的結果,勢必削弱中方統帥部的權力,使中方主帥處處受到掣肘。明晰內情的美國人畢德格說:“李中堂(鴻章)未有盡其力之所能為而已。中國素不以與外國戰爭為事,其兵皆散布各省,由各督撫主政,兵部堂官並無調度會合之權。兵散則力分,故不能與外國爭鋒。日本改用西法,陸軍、海軍皆歸部臣節製,故能通力合作,積健為雄。此中東之所以異也。言官見東勝而中負,乃盡情誣罔,歸咎於李中堂一人,此等言官以捕風捉影之談,冀動朝廷之聽,而思自壞其長城,其害較中國之敵人而更甚,殊為可哀之至。”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