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紀還剩下最後幾年的時候,中國人普遍具有一種莫名其狀的恐慌感。他們不是覺得世紀末日將要來臨,而是在追懷19世紀的中國發展時,深感屈辱、痛心與後悔。
確實,18世紀的中國,雖不是中國曆史上的最好年代,但這一個世紀畢竟是有清二百餘年曆史上的鼎盛時期,康、雍、乾的個人作為以及種種外在條件,充分保障了清王朝在社會生活中的主導作用。而且,與18世紀相終始的康、雍、乾三朝確實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外交諸方麵建立了赫赫功績,中華帝國雖不能說真正達到“萬國來朝”的中央帝國標準,但18世紀的中國不論在東方還是在西方人的心目中,畢竟是一個強大而不容忽視的力量。
1799年2月7日,乾隆皇帝駕崩養心殿。伴隨著他的去世,不僅是中國光輝燦爛的18世紀的結束,而且預示著19世紀的中國不可能繼續繁榮昌盛,可能是日趨衰落。最具有象征意味的是他的那首絕筆詩,這首詩題為《望捷》,是他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渴望清王朝依然像他的早年那樣輝煌強大,然而事實情況卻是,全國此時士氣低落,防務鬆弛,經濟衰退,破綻百出。15
繼乾隆而立的嘉慶皇帝,雖然生性柔弱與順從,但他也確曾試圖改變清王朝的衰敗趨勢,無奈積習已深,阻力重重。終嘉慶一朝,不僅衰敗趨勢並未終止,而且內政外交都麵臨更加棘手的難題,陷入較乾隆末年更為嚴重的困境,為此後中國的發展埋下了深深的隱患。
到了19世紀中葉,這些隱患終於相繼爆發。中國在經曆了鴉片戰爭以及太平天國革命的雙重打擊之後,幾乎一蹶不振,危在旦夕。痛定思痛,清朝統治者不得不麵對殘酷的現實,接受曾國藩等開明官僚的建議,采取相對開放的政策,企圖以洋務運動的推廣而重振清王朝的雄威,恢複中華帝國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