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泰:因為宋代城市裏有了容納量。宋代以前的城市是城坊製,一些非城市的人口進了城市沒法生活。因為城坊製等於是大城套著小城。長安一百零八坊,每坊都是一個小城。城門、坊門都是朝啟夕閉,一個遊民進入那兒沒法生活。長安洛陽等大城市的商業大多集中在官方規定的某地(如長安在東西兩市),並有官員嚴密管理,遊民很難進入。到了宋代,北宋汴京、南宋的臨安都是街巷製,就跟現在這城差不多。商業又非常發達,遊民進去可以謀生。《清明上河圖》形象地展現遊民在城市出賣勞動力謀生的情景。這樣,進入城市遊民就漸漸形成群體了。
城市繁榮了,必然產生文化需求,而滿足城市文化需求的是江湖藝人。遊民中有一些有藝術特長的人,以出賣自己的技藝為生,這是第一代江湖藝人。我們從許多藝人的綽號就可以看出來,如“估衣毛三”“酒李一郎”“棗兒徐榮”“熬肝朱”等。這些綽號就是他們在做藝人以前的職業。後來發現自己有藝術才能,或見到做藝人更能賺錢,遂改行,以前的職業就成了綽號。從這個現象可見這些藝人都是沒有師傅傳授的,他們是第一代。江湖藝人是遊民轉化來的,遊民闖**南北,輾轉於艱難險阻之中,其故事與宗法人比較起來自然多而奇,把遊民的故事演說給老百姓聽,會受到歡迎。
我為什麽講遊民文化的問題?因為我們最早的通俗文學作品就與遊民密不可分的。實際就是遊民創作的,而且是滲透了遊民意識的一種文化。
田炳信:鳥籠裏的人他渴望單位的保護,希望擺脫的是控製。而遊民文化給他提供了獲得自由的感覺,相當於彌補了他這種感情的需要。
王學泰:對。但古代脫離宗法的遊民的第一個問題是謀生,其次是發展。在宋代說唱通俗文藝中出現有兩種前代沒有的特殊門類:一是“樸刀杆棒”,一個是發跡變泰。這兩類故事都是在宋代產生的。“樸刀”是什麽?《水滸傳》中常常寫到樸刀。但到了明朝末年通俗文藝作品的作家已經不知道樸刀是什麽了。我做了一些考證。樸刀它是什麽呢?樸刀也寫成“博刀”,也寫成“潑刀”,或寫成“鈸刀”。我在《宋會要輯稿》中發現,利川轉運使陳貫上奏說,“著褲刀不能禁止攜帶”。著褲刀就是掛在褲子上的刀。因為當時宋代是禁止民間擁有兵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