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王學泰自選集:江湖舊夢

第40章 中國傳統文化的正麵與側麵 (11)

字體:16+-

盡管前三十年對於古代文化評價不高,但那時頻繁的政治運動卻往往發難於古典文學或曆史研究領域。這裏舉幾個比較昭著的。如50年代初批判電影《武訓傳》、批判俞平伯的《紅樓夢》研究;50年代後期的批判“厚古薄今”,提倡“厚今薄古,古為今用”以及“拔白旗”“插紅旗”(在文史研究領域最為激烈);60年代批判忠王李秀成的“忠王不忠”和批判吳晗的京劇劇本《海瑞罷官》等等都與古典文學密切相關。這個時期每個知識分子、特別是從事與文史有關工作的知識人更是心懷惴惴,怕寫文章、怕被人抓住小辮子、怕犯錯誤等,也給一些善於“成人之惡”的小人以絕好的出風頭、攀高枝的機會。他們眼如雷達,在古典文學研究領域四處搜尋對象。於是在研究領域的批判、否定和空論日益增多,實事求是的研究日益減少。

廖先生說這一個時期是“知識分子三災八難的年月”,一點不假。不會看風轉舵、不趨時,總帶著一些理想主義的知識人更容易動輒得咎,免不了要經曆“挨整、挨批、受處分”的苦難,廖仲安也是這樣。

近幾十年的政治運動無不以改造思想、推動社會進步相標榜,但廖先生的感受是“運動、批判並沒有使懷疑減少,而且往往更增多了懷疑”。可悲的是,文章可以少寫或不寫,但老師不能不講課。講課中如何評價作家、作品成為最敏感的問題。領導強調在這些問題上要“把好關口”。

當然這對於“無可無不可”、毫無學術良知的人好辦,社會通行“寧左勿右”一套,隻要把古人一概罵倒,這樣安全係數最大(當然1970年代如果罵到秦始皇、法家頭上結果也不美妙)。而廖仲安不能,他說“我們這些身臨講壇,在同學們十目所視下的教書人,不能不緊張地關注著校外的‘風’和校內的‘浪’”,更不能昧著良心胡說。那時有些學生在社會風氣熏染下以革命自居,向黨委校方舉報告發老師“放毒”也是常有的事,做教師成了高危行業,不久文革就證明了這一點。廖仲安心裏還是有一杆秤的,他盡量本著學術良知去做,這就不能不與外界環境發生衝撞。我們從《反芻集》許多文章中可見其內心的掙紮,比較典型的是20世紀60年代所寫評價曹植、蘇軾作品的文章和20世紀70年代寫《水滸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