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倫理傳統中,常常提到五倫,這是儒家創造的一整套倫理觀念,濫觴於孔子,完成於孟子。《孟子·滕文公》提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親、義、別、序、信五個倫理範疇就是規範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之間關係的準則。
原始儒家的“五倫”是一個相對關係,也就是說為父要慈、為子要孝、為君要仁、為臣要忠、為夫要義、為妻要從、為長要惠、為幼要順、為友要相互信任。不是單一的義務。
仔細研究你會發現,“五倫”是建立在“熟人社會”之上的對於人群關係的規範,它是與我在上麵說到的兩個背景有關的。但現在已經是一個“陌生社會”,光是“五倫”已經不能完全解決人際關係中的問題了,台灣的倫理學界提出“第六倫”的新概念,用以界定群己關係,但我覺得用它來表述陌生人之間的倫理關係更恰當。
儒家所體現的大多還是宗法製度所賦予的思想,後來國家大一統了,士人遊學遊宦,接觸陌生人的機會多了起來。漢樂府中有首《豔歌行》就是寫“兄弟兩三人,流宕在他縣”的,麵臨著許多困難,“故衣誰當補,新衣誰當綻”,賴有女主人幫了他們一把,男主人回來又有點猜忌,使他們很痛苦,不知怎麽辦才好。不會處理與陌生人的關係,這就是“第六倫”的問題,是當下“陌生社會”所麵對的問題。
第一位對“第六倫”做深入思考的不是思想家而是詩人杜甫。杜甫是儒家思想自覺的實踐者,在處理五倫關係上可以說是模範人物。在對君王(國家)、家庭(兒女)、妻子、兄弟、朋友關係上都處理得可圈可點;更難得的是他對鄰居、一見即別、偶遇人和素不相識人的態度,也令人敬佩。除了少年時在洛陽和中年時在長安生活,杜甫幾乎很少有安定的生活,他的行走不是旅遊而是逃難。他常常在很狼狽的情況下碰到有相同命運的陌生人,遇到意外的關愛和幫助。他從與陌生人的交往中,覺得第一條就是不要猜疑,第二條是互相關愛。由此出發,杜甫關愛他人的情感超越了推己及人的同情,實現了愛無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