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培雲:不過,皇權社會專製到了極致,與大哥專製並無二致。比如,敢於到南洋創業的人,一旦在外麵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或者被人粗暴地殺害,中國皇帝會認為臣民離開本土本來就該死。這個傳統可以上溯到薑子牙時期,當時有臣民想到小島上自耕自足,薑子牙認為不配合當時的周王就把他給殺了。現在我們講國家應該是自由人的聯合,但上麵的這種國家邏輯卻意味著國民想“退出國家”,或像古羅馬平民一樣用腳投票(另一種意義上的“金盆洗手”)幾乎是不可能的。到了近代,眾所周知的是,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不僅鉗製民權,而且也直接導致了清帝國的衰弱。
王學泰:過去把國看成帝王之家,不讓民眾出去;另外,中國是個政教合一的國家,對於不接受國家教化的人們(離開故土被視為脫離教化)是敵視的,是看做“可誅”的。這都不是現代國家所追求的。前不久,我對記者說,考察歐洲的人口發展,英國是個好例子,可與中國對照。英國可供耕作土地並不多,農業生產的條件也不是太好。15世紀中葉英國才200萬人,500年後增加了至少100倍。中國那時(相當於明朝中葉)人口接近一億。英國傳統沒有安土重遷的觀念,自17世紀以來,先是自發地向外流動,政府不管,後來得到政府的支持。其實,“殖民”是一個中性詞,在民族國家形成(19世紀)以前,人口密度大的地區向人口密度較低的地區流動是正常的,錯的是有些國家以武力支持殖民,殺戮原住民。自古漢民族安土重遷,視他鄉為畏途;政府對於人口外流不僅不支持反而打壓。
乾隆時期,荷蘭在南洋殺了好幾千中國人,那時清朝還很強大,荷蘭人很恐懼,向乾隆致歉。但乾隆說這些“莠民”不顧祖宗“廬墓”跑到外麵謀生,做化外之民,回來也要殺頭的,你們替我們懲辦得好。這就是統治者對於老百姓對到海外去謀生所持的態度。當中國人口發展到四億,以當時的農業生產力很難養活這麽多人的時候,本來有可能分流到南洋去,但被禁止了;向東北流動,但那是滿洲皇帝的禁臠,有柳條邊政策,不許漢人染指。遂使東北疆域廣大,人口稀少,清統治者又保護不了自己的土地,遂讓西來的俄羅斯人占領了很多。直到清末才開放東北,但已經完了。西伯利亞一帶,濱海一帶,直到清末民初,中國人還很多,人數遠過於俄羅斯人,十月革命後,或被遣回,或被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