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民脫離了他的宗法組織之後就要走入城鎮,通過自己奮鬥,以博衣食。這樣他必須改變自己原有的性格,從而形成自己的性格,否則就會被淘汰。遊民的性格特征是什麽呢?《水滸傳》《三國誌通俗演義》最早的描寫遊民意識的通俗文學作品。根據這些文學作品我總結出遊民意識的四大特征:第一個特征是反社會性,因為遊民不希望社會穩定,隻有社會動亂他才能夠改變自己的生活處境和社會地位。用《沙家浜》胡傳魁唱的話說就是“世亂英雄起四方”。也就是說必須得亂,社會亂了遊民才有機會;穩定是不成的,因為穩定的社會是按部就班地發展的,遊民沒有機會。魯迅先生寫的一個《阿Q正傳》,關於阿Q形象的典型意義,爭論很多,有的說阿Q是貧農,還是革命的貧農;有的說是雇農,還是革命的雇農。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讓我說阿Q其實是遊民,他沒有固定居處,沒有穩定的收入,甚至連固定的宗族也沒有,連姓什麽都不知道,有一天突然說姓趙,結果被趙老太爺打了一個耳光說“你也配姓趙”,阿Q也就默認了不姓趙了。
其經濟社會地位如此,不是非常典型的遊民嗎?他遊**於城鎮之間,他最希望亂,“革他媽媽的命”,他們太可惡,阿Q想象的“革命”是三條,搶東西,搶人(女人),報仇(所有不順眼的人都在報複之列,包括王胡、小D等),阿Q的這種“革命”目的非常明確。這是第一條,反社會性。第二條呢,即遊民第二個特征,就是主動進擊精神,用電視劇《水滸傳》主題歌詞說就是“該出手時就出手”。我們說宗法人的性格是萎縮的,他不能代表自己,很難向社會取索什麽,但遊民不是這樣,他們有一種主動進擊精神,敢於主動索取屬於自己或不屬於自己的利益。用李逵的話說就是“我是先打後商量”,先揍你一頓再說。李逵不講主流社會中人際之間必須遵守的“理”,一提主流社會的“理”,有人覺得這些“理”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因而是荒謬的。這樣的主張是把階級分析的理論絕對化了,認為各階級有各階級的“理”(認為真理是有階級性的,這種主張在文革中甚囂塵上),如果真是這樣,階級社會裏各個階級之間就沒有溝通的可能,社會就要按照階級分裂,不可能組成統一的社會。一個社會必有共同認可的規範和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