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水滸傳》看江湖文化
此篇是2003年10月18日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講座的記錄稿。文學館搞了一個係統介紹《水滸傳》的講座,分若幹講。分別由不同學者擔任主講,由傅光明先生主持。後來這個係列講座似乎在央視“百家講壇”播過。
傅光明:《水滸傳》寫的是落草為寇的草莽英雄,綠林豪傑,劫富濟貧也好,打家劫舍也好,仗義疏財也罷,都難免很順理成章地帶上了江湖氣,《水滸傳》確實也創造了很多的江湖話語。《水滸傳》的江湖意識從何而來?它所傳達的又是怎樣一種思想觀念?今天我為大家請來了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的研究員王學泰先生,請他為我們演講,“從《水滸傳》看江湖文化”,大家歡迎。
王學泰:我今天講的《水滸傳》是中國最早的通俗長篇小說之一,所探討的是一個古代文學問題,但是,水滸問題也是非常當代的問題。魯迅先生在30年代就曾經講過,現在人們還喜歡閱讀《三國演義》和《水滸傳》,是因為社會上還有“三國氣”和“水滸氣”的緣故。什麽是“三國氣”和“水滸氣”呢?考查魯迅先生的意思,就是指“流氓氣”。“流氓”這個詞,現在有明確的貶義,而且內涵和外延也都不很清晰,為了減少爭議,我在拙作《遊民文化與中國社會》中指出,是“遊民氣”,或說遊民性格和遊民意識,也就是今天我所要講的“江湖氣”。因為社會上還有江湖氣的緣故,所以這些小說和由它們改編的戲曲和電視劇一些情節和情緒還能挑動許多觀眾內心的隱秘情結,因而受到較為廣泛的歡迎。
今天我就講《水滸傳》與江湖的問題,這個問題本來是我最近新寫的一本書叫《〈水滸〉與江湖》,由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我今天要講的題目主要根據這本書的一個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