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宗教(這是鄉土型的秘密組織,基本群眾是農民。其教首和中堅往往是遊民)活躍於明中葉以後,幫會(江湖型的,其成分大多是遊民)形成於明代中葉以後。明初,社會控製比較嚴酷,但自英宗正統以後,皇帝日益懶惰,君臣日益隔閡(起源於英宗即位時年齡太小,不能天天上朝,即使上朝,時間也盡量壓縮,後遂成為習慣,而且每況愈下),社會控製力日益下降。
洪武時,貫徹朱元璋製定的法外之法——《大誥》——可以說是雷厲風行。當時能夠全文背誦《大誥》的就有19萬人之多。可是永樂時期《大誥》已經不再執行,稍後,《大誥》甚至不為官員所知。後來皇帝常常幾年甚至十幾年不見朝臣,萬曆時期則幾十年不朝,官員告缺也不補,國家機器全靠慣性運轉,在這種狀態下,社會控製則仰仗民間社會。比如明初,農民不許離開原地,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編纂了戶口黃冊和魚鱗圖冊,以控製百姓,可是通行不到百年,便成一堆廢紙。由於土地兼並劇烈,從15世紀中葉起,就形成全國性的流民。弘治間,據保守的估計,全國約有流民1000萬人左右,約占全民的九分之一。在這種狀態下如何能禁止商人、僧道流動?如何能查處秘密教門和各種合法與非法的結社?明朝皇帝懶就是他們對曆史的巨大貢獻;這與清代皇帝勤快是對曆史的巨大犯罪一樣。因為當政治製度成為嚴重的社會發展的滯後因素時,最高統治者的不作為反而對社會發展顯示出正麵價值。
9.您還提到了當代文學作品中的兩個典型遊民形象,阿Q和韋小寶,一個是失敗者,一個卻神行百變,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這種分析十分有趣。
這兩個文學形象從其出身、思想以及思考問題的方式都是典型的遊民。不過魯迅更寫實,金庸在塑造韋小寶時包含了許多想象的成分,這種想象往往是作者的內心向往的虛擬實現。遊民雖處在社會底層,卻是最為活躍的一個階層,特別是在社會動亂或社會的大變革中,對於遊民來說是個改變自己處境的機會。許多遊民的確也改變了自己的處境,但更多的遊民則死於戰亂(其他階層死於戰亂也不會少)。因此韋小寶式的人物肯定是有的,阿Q下場的人則更多。不過,因為《鹿鼎記》是武俠小說,韋小寶式人物的成功被漫畫化了,似乎他的成功就在於他講義氣、有福氣、沒脾氣、沒傻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