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博愛:胡適人生講演集

第14章 自由主義 (6)

字體:16+-

我曾說過,我應該用容忍的態度來報答社會對我的容忍。我現在常常想,我們還得戒律自己:我們著想別人容忍諒解我們的見解,我們必須先養成能夠容忍諒解別人的見解的度量。至少至少我們應該戒約自己決不可“以吾輩所主張者為絕對之是”。我們受過實驗主義的訓練的人,本來就不承認有“絕對之是”,更不可以“以吾輩所主張者為絕對之是”。

談談四健會的哲學

主席、各位先生、各位小姐:

大家都知道四健會按原來英文“4-h clubs”的次序是Head(頭腦),Heart(心),Hands(手),Health(身體健康)。蔣夢麟先生在“四健運動”一文裏,說“訓練會員健手、健身、健腦、健心”。夢麟先生改動四健的次序,好像不是無意的,我想他有意的要大家先從兩隻手開始,從健手健身做到健腦健心。

四健會的《會歌》裏有這一句:“行中求知精益求精。”這歌詞是夢麟先生做的,四健會的標準語中有“從工作中學習,從學習中工作”。“工作要先做計劃,計劃要切實推行。”“要以工作的紀錄表現工作的成績。”我猜想這幾句標語裏也有夢麟先生的手筆。蔣夢麟先生做了幾十年教育教授,教了幾十年的教育哲學,他是一個教育哲學家,提倡這個“四健運動”。不是完全抄襲外國的“4-h clubs”的。他一定仔細想過,他好像已經不動聲色的把他的教育哲學做了四健會的哲學了。

我的猜想未必全對,但你們這個“四健會”的背後有一種教育哲學,是毫無可疑的。這種哲學就是“行中求知”,就是“從工作中學習,從學習中工作”。這就是四健會的教育哲學。這種哲學也可以說是孫中山先生的“行易知難”學說的一個中心思想,就是他說的“以行而求知,因知而進行”(《孫文學說》第五章)。這種哲學也可以說是蔣夢麟先生和我的老師杜威先生的實驗主義的教育哲學,就是“教育就是生活,教育就是繼續不斷的改造我們的經驗,要使我們的生活格外有意義,要使我們主管未來生活的能力格外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