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軍的名稱武帝以下仍舊,但性質也與以前不同。武帝設置了八校尉:
(一)中壘校尉,掌北軍壘門內,外掌西域;
(二)屯騎校尉,掌騎士;
(三)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門屯兵;
(四)越騎校尉,掌越騎;
(五)長水校尉,掌長水,宣曲胡騎;
(六)胡騎校尉,掌池陽胡騎;
(七)射聲校尉,掌待詔射聲士;
(八)虎賁校尉,掌輕車。
北軍的名義雖仍存在,但已被新設的中壘校尉所並。七校統稱北軍,由中壘校尉總管。中壘校尉同時又掌管西域,所謂北軍已不是專衛京師的禁軍。至於這七支軍隊的組成方法,三支外族兵當然是由胡越的降人充當;其他四軍的士兵如何召來雖不可考,但由期門羽林的例子與當時人民不肯當兵的風氣來看,一定是由招募而來,或者也多是六郡的子弟。這是漢武帝時第一種新的兵力。
漢初戍邊的人以一年為期。但這種辦法並不妥當,文帝時晁錯已見到此點。胡人遊牧為生,往來不定,乘虛入寇,邊兵防不勝防。中央或鄰地發大兵來援,胡寇早已不知去向。所以邊兵費的糧餉雖多,效力卻微乎其微。戍兵屯邊一年,對邊情方才熟習,就又調回,新來的兵仍是生手。況且戍邊本是苦事,內地人多不願去。晁錯見到這種種困難,於是想出屯田的方法,專用囚犯與奴婢,不足用時再以厚利高爵招致良民。這些邊兵兼營農業,可省去國家一大筆軍費;都終身甚至世世代代守邊,對邊情必定熟習,防禦邊寇的效率必高。文帝聽信了晁錯的話,開始在邊境屯田。但大規模的屯田到武帝時才實行。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在西北置武威、酒泉二郡,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又分兩郡地,加置張掖、敦煌二郡,徙民六十萬為屯田。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衛青、霍去病大敗匈奴,漠南空虛,自朔方以至令居(甘肅永登)屯田五六萬人。開發西域以後,由敦煌至鹽澤(吐魯番西南)又隨地置屯亭,遠至輪台渠犁(迪化以南)之地都有田卒數百人,有使者校尉負責維持,一方麵為漢在西北的駐防軍,一方麵又可接濟中國遣往西域的使臣。總理西北屯田事務的並有屯田校尉。屯兵是武帝時第二種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