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孟夏四月,農乃登麥”。這在今天似乎是不能想像的事。今日麥熟,一定要到五月,普通是五月中旬,最晚的可到五月下旬。但在古代則麥熟確在四月。殷商西周,無可稽考。《左傳》中有兩次提到麥熟,都為四月。一為隱公三年(公元前720年),《左傳》文曰:“四月,鄭祭足帥師取溫之麥。”這顯然是在麥將熟時去搶先割取。另一次為成公十年(公元前581年),記載晉景公在四月要嚐新麥,把新麥製熟之後,未及食而死。(關於晉景公事,《左傳》原文為“六月丙午,晉侯欲麥”。按《春秋》一書全用周曆,周曆六月為夏曆四月。《左傳》記月份時,絕大部分也用周曆,隱公三年那一次用夏曆,在《左傳》為變格,大概是著者采用史料時未加改變,以致體例不能劃一。)
由這兩個具體的例證,我們可說至遲到公元前720-前580年間,華北一帶,麥熟仍在四月。再過一兩個世紀,進入戰國時代後,麥熟的時間如何,史無明文。但這的確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容待下麵再講。
(5)“仲夏五月,農及登黍”。這一條較上麵四月麥熟的一條尤為驚人。因為麥熟,古今相差不過一個月。至於登黍,今日一般都在八月,最早也不能早過七月底。可惜關於此點,《左傳》或其他古籍中,沒有一個實例,可作討論的根據。
(6)“季夏六月,水潦盛昌,大雨時行”。似乎古代在六月時,雨水甚大,不似後代華北成語中的所謂“十年九旱”或“三年兩旱”的情形。這一點也待下麵討論。
(7)“孟秋七月,農乃登穀”。似乎黍最早熟,其他的秋禾,七月開始成熟。這比今天要早一個月,今天華北秋收的開始是在八月而不在七月。
七月又提到“完堤防,以備水潦”,似乎古代一直到七月時,雨水仍然很多。這也與後日的華北不同,後日的華北,以六月為雨量集中之月,到七月雨已有限,少有水潦的危險。河決又當別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