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

第22章 附錄(6)

字體:16+-

我們上麵推論,自戰國初期起,氣候與農事的季節開始改變。但戰國末年的《呂氏春秋》與戰國秦漢間的《禮記》仍說麥熟在四月,黍熟在五月,似乎與推論不合。筆者認為《呂氏》與《禮記》所傳,都是照抄古代農書上的文字,並非當時實情。文中談到一套一套的天子如何如何的繁複儀式,都是春秋以上賦有大巫身份的天子所做的事,到戰國時代早已成了過去。戰國秦漢間的人,一般的隻講理論與古典,對幹眼前的事反不太注意。可惜關於戰國秦漢六百年,找不到與農事季節有關的具體記載;最早的此類資料,到晉朝才又見到。《晉書·五行誌下篇》有下麵兩段文字:

鹹寧五年(公元279年)五月丁亥,巨鹿,魏郡,雨雹,傷禾麥……六月庚戌,汲郡,廣平,陳留,滎陽雨雹。景辰[丙辰]又雨雹,及霜,傷秋麥千三百餘頃。

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五月,東平,平陽,上黨,雁門,濟南雨雹,傷禾麥。

以上一連兩年,都講五月雨雹傷麥,其中一年五六兩月都提到麥受雹災,證明至遲到3世紀晚期,麥熟已不在四月,而已延至五月,甚至可以晚至六月。但我們可以斷定這並非3世紀晚期才有的現象,由各方麵的材料綜合看來,六百年前恐怕已開始生變,至遲到戰國中晚期時(公元前300年左右),農事的季節恐怕已與今日無大分別,甚至可能在李悝的時候(公元前400年左右)變化已很徹底,已與今日大體相同。

(四)今日的情況與前景

上文所論,都是過去人謀不臧的情形,今後我們當然不會再像過去的一切聽其自然。上論的淒慘景象全出人為,既出人為,人力也就很易補救。近來我們已在計劃在中國的北邊種植防沙林帶,在內地也計劃大規模植林,兩種計劃實現後,華北應當不難恢複三千年前的溫濕環境。我們縱然不能希望再在此地獵象,其他的三千年前景物可能都再出現,華北的外觀很可能要接近於今日的江南。撇開並行發展的科學技術不談,隻此一點,就必將大量增加華北各地的農業生產。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