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

第20章 附錄(4)

字體:16+-

這一段生動的故事,當然不能作為曆史看,但也不是好事者的妄言。很可能春秋末戰國初新聲中一個主題,就是前代的許多神話故事。這可代表封建文化將消末時的一種最後的懷想與追念,其中因懷古不可複得而生的悲哀怨訴的聲調特別淒慘動人。即或不然,這段故事最少也是曆史事實的一種藝術化的絕好描寫。由故事中可見新聲靡靡悅耳,感人的魔力非常之深,性質近乎西洋所謂浪漫的音樂。末流所趨,此種音樂甚至可發展到與今日的爵士音樂相類的地步。(今日西樂中的“爵士”一詞,幾乎可說是中國古代“靡靡”一詞的譯名!)傳統的雅樂,比較深沉醇厚,近乎西洋所謂古典的音樂,不專以聲調感人,較聲調尤為重要的是聲調背後的信仰與理想。

曆史上大的革命時代,變化不限一方,而是普及於各部門的春秋末戰國初,是中國曆史上的大革命時代,除政治社會的翻騰外,音樂也起了空前的變化:新聲代替了雅樂,浪漫代替了古典。然而每逢革命,任何一種改變,一方麵有人擁護,就是革命派,一方麵又有人反對,就是保守派。春秋末最有名的保守派,無論講到政治社會製度,或是講到音樂,都是孔子。在《論語·陽貨篇》中,孔子“惡鄭聲之亂雅樂”。《衛靈公篇》中,孔子的表示尤為清楚:“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侫人。鄭聲**,侫人殆。”孔子個人也的確能賞識雅樂,所以在齊國聞韶之後,竟至三月不知肉味!但極端保守的理想,最後總是失敗。到戰國時代,雅樂已成了古董,流行的音樂幾乎都是新聲。《禮記·樂記篇》,魏文侯(公元前400年左右)問子夏說:“吾端冕而聽古樂,則唯恐臥;聽鄭衛之音,則不知倦。敢問古樂之如彼何也?新樂之如此何也?”這簡短的幾句問話,可說是音樂革命全部道理的一針見血之論,指明春秋與戰國兩個時代之間有一條不可強渡的鴻溝。好古的人盡管推崇雅樂,真能打動人心的隻有新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