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弗洛伊德12:文明及其缺憾

第28章 弗洛伊德自傳(6)

字體:16+-

這樣便產生了整整一係列的問題需要回答。其中最重要的是,夢的形成是否有動力,它在什麽條件下發生,潛夢的意念(這些意念總是含有意義)通過什麽方法才能轉變成為夢(亦即顯夢內容,這種夢常常是沒有意義的),以及其他一些問題等等。我曾經試圖在《釋夢》中解決所有這些問題,這本書出版於1900年。我在這裏隻能對我的研究結果作最簡練的概述。在通過對夢的分析所揭露出來的那些潛隱夢念進行稽查之後,可以發現,其中必有一個隱意從其他各種思想作為背景中突顯出來,而作為背景的這些其他各種思想對做夢者來說既是明白易懂的,也是完全熟知的。後麵這些作為背景的思想乃是是覺醒生活的殘餘(專業名稱為“日間殘餘”,day’s residues),但從這些思想作為背景中突顯出來的那個隱意,我發現它是一種願望衝動,而且常常是一種非常令人討厭的衝動。這種衝動在做夢者的覺醒生活中不會出現,因此他驚訝或憤怒地對此不予承認。正是這種衝動才是夢的實際構造者:它給夢的產生提供能量,並且利用日間殘餘作為材料。如此產生出來的夢,代表著衝動的一種滿足情境,它是其願望的滿足。如果不存在某種類似於睡眠狀態的東西的支持,這一過程便不可能發生。睡眠所必需的心理前提,是把自我集中在睡眠的願望之上,並把心理能量從所有那些生活興趣之中撤回。由於與此同時,所有那些通往能動性的道路都被堵死,自我便也能夠減少它在其他時間用以保持壓抑的(能量的)消耗。於是,這一潛意識衝動便利用這種夜間的壓抑鬆懈,以隨著夢一起擠進意識之中。但是,這種自我的壓抑抵抗在睡眠中並未消除,而隻是有所減弱,其中一部分仍然處於對夢的稽查狀態,並阻止這種潛意識衝動以其直接的形式表現自已。由於對夢的稽查(censorship of dreams)很嚴厲,這些“潛夢的思想”不得不被改裝和削弱,以便使這一被禁止的夢的意義難以辨認。這便是對夢的歪曲(dream—distortion)的解釋。這也可以解釋“顯夢”的那些最顯著的特征。因此我們完全有理由宣稱:夢是一種(被壓抑)願望的(偽裝的)滿足。大家現在便會清楚:夢的構成很像一種神經症症狀,它是在一種被壓抑衝動的要求與自我的一種稽查力量的抵抗之間妥協的結果。因為它們起源相同,所以同樣地晦澀難解,同樣需要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