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次事件相互之間以及與出埃及之間的年代關係,是非常難以確定的。最接近的曆史參照點是由美楞普塔法老(他統治到公元前1215年)的一塊石碑提供的,對敘利亞和巴勒斯坦的戰鬥報告,把“以色列”列入被打敗的敵人之中。如果我們把這塊石碑的日期作為界限,那麽,我們就為從出埃及開始的事件的全部過程(從公元前1350年後到公元前1215年前)留出了大約一個世紀的時間。但是,“以色列”這個名字很可能和我們正在探究其命運的那些部落無關,實際上我們還掌握著更長的時間間隔。後來的猶太民族在迦南定居這當然不是通過一次征服而迅速完成的,而是在起伏不定和相當長的時期中發生的。如果我們擺脫美楞普塔石碑所施加的限製,我們就能更容易地把一代人(30年)的時間歸於摩西時期,而且至少允許兩代人,但很可能更多,一直過渡到在卡代什進行聯合的時期。在卡代什和入侵迦南之間的間隔隻需很短時間。在前一篇論文[第48頁]中所展示的猶太傳說,為縮短出埃及和在卡代什建立宗教之間的間隔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而相反的情況則正是我們研究的興趣所在。
但是,所有這一切仍然都是曆史,是為了填補我們的曆史知識的空缺,因此部分地重複了我在《意象》雜誌上發表的第二篇論文。我們的興趣是追尋摩西及其教義的命運,由於猶太人起來造反而將摩西及其教義置於死地。從《舊約全書》的前幾卷作者所做的說明來看,這些記載是在大約公元前1000年寫成的,但當然是依據更早的記載,我們已經發現,在卡代什的聯合與建立宗教伴隨著一次現在仍然清晰可辨的雙方的妥協。一方所關心的隻是否認耶和華神是個新的和外來的神,並強烈要求人們忠實於他;另一方則渴望不要忘記他把猶太人從埃及解放出來以及對摩西這個領袖人物的高大形象的珍貴記憶。這一方也成功地把這件事實和摩西這個人物引進來重新說明早期的曆史,至少保留了摩西宗教的外部標誌--割禮--而且在使用摩西這個名字方麵可能還提出了某些限製性條件。我們已經說過,提出這些要求的代表人物是摩西的追隨者即利未人的後代,他們與其同時代人和同胞相分離的時間隻有幾代人,並且仍然保留著對他的活生生的記憶。我們把詩歌般潤飾的解說歸功於耶和華的信徒們,歸功於他後來的敵手埃洛西思的信徒們。這些解說就像一些墓碑,人們對那些早期事件的真實描述--即關於摩西宗教的實質以及這位偉人的暴死--這些被後代人的記憶逐漸忘卻的事情,終於在這些墓碑之下永久地長眠了。而且,如果我們對所發生的一切做了正確的猜測,那就沒有什麽令人困惑的事情遺留下來;但是,這可能完全可以預示,這是在猶太人曆史中關於摩西這一段插曲的最終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