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弗洛伊德9:自我與本我

第34章 抑製、症狀與焦慮(9)

字體:16+-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否定或收回早期發現是一回事,而將這些發現吸納、整合到新的發現之中又是另一回事。在性欲節製中,在性欲興奮過程的不當幹預中,或者性欲興奮被轉移而不能在精神上加以解決時,焦慮都直接產生於力比多;或換句話說,當麵臨因需要而產生的某種過度緊張時,諸如在出生情境中那樣,自我便被迫處於一種無助狀態(a state of helplessness),其時焦慮就產生了,這依然是一個無可否認的事實。這裏,我們又一次看到,在產生焦慮的過程中尋求釋放途徑的,可能正是過量的沒有得到利用的力比多,盡管這一問題不甚重要。正如我們所知,在“現實的”神經症基礎上尤其易於產生精神神經症。這看起來就像是自我努力從焦慮中拯救自己,關於焦慮,它已經學會讓它存在一段時間,然後使之與症狀形成相結合。對創傷性戰爭神經症(traumatic war neuroses)——順便指出,這個術語涵蓋了多種不同的障礙——的分析當能揭示,他們之大多數都擁有“現實的”神經症的某些特征。[參見第129頁。]

各種危險情境均由它們的原型即出生活動演化而來。在對這一演化過程的說明中,我無意斷言,焦慮的每一後期階段的決定因素,都使前此階段的決定因素完全歸於無效。雖然隨著自我的發展,早期的危險情境確實傾向於失去它們的力量並被擱置一旁,乃至於我們可以說,個體生命的每一階段都有它相應的焦慮的決定因素。所以,在個體自我尚未成熟時的合適決定因素是心理無助感,在個體仍需依賴於別人的嬰兒早期,其適當的危險是對象失卻。同樣,性器欲期的危險是閹割,而潛伏期的恐懼對象是個體自己的超我。但是,所有這些危險情境的焦慮決定因素,都可以並列地持續存在,並引起自我在對合適因素做出反應一段時間後,以焦慮對它們做出反應;或者它們之中若幹因素同時共同起作用。不僅如此,在起作用的危險性情境和隨後神經症所采取的形式之間,可能存在著相當密切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