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弗洛伊德9:自我與本我

第31章 抑製、症狀與焦慮(6)

字體:16+-

在這種認為令人不快的強迫性觀念本身就是相當有意識的背景下,已經說過的許多觀點可能會受到否定。但毫無疑問,在成為有意識的之前,這些強迫性觀念都經過了壓抑過程。在大多數強迫觀念中,攻擊性本能衝動實際上的言語表達是自我完全不知道的,需要進行大量的分析工作才能使它成為有意識的。滲透到意識中去的通常隻是一種歪曲的替代,這種替代要麽具有一種模糊的、像夢一般的、不明確的性質,要麽歪曲得如此厲害以至於認不出來。即使在壓抑尚未侵占攻擊衝動的內容的地方,它也肯定去除了相伴隨的情感性質。結果,在自我看來攻擊性似乎並不是一種衝動,而是像病人自己所說,隻是一種喚不起感情的“思想”。但是,值得注意的情況並非如此。實際發生的情況是,當強迫性觀念被覺察到時,遺漏下來的情感便在一個不同的地方出現了。超我在行為中表現出一幅仿佛壓抑並沒有出現、好像它知道攻擊性衝動的真實表達和全部情感特性的樣子。對待自我,它亦如此。自我一方麵知道它是無辜的,另一方麵又不得不承認有一種罪疚感(sense of guilt),同時又要去承擔一種無法言表的責任。但是,這種事態並不像初看上去那麽令人困惑。超我的行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自我中的矛盾也隻不過表明,它借助於壓抑阻擋住本我,同時又完全接受超我的影響。如果有人問,自我為什麽不嚐試從超我那折磨人的批評中撤出來,那麽,答案便是,在大量的實例中它確實是在設法這樣做。在有些強迫性神經症中並沒有表現出罪疚感。就我們所見,在這類神經症中,自我通過形成一套新的症狀,形成一種自我懲罰的苦行或限製而避免覺知到罪疚感。但是,這些症狀同時代表著受虐癖衝動的滿足,這些衝動也受到了退行的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