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對此問題應該給予認真對待,但這裏我能做的隻不過是對一個具體的“似曾相識”的例子進行分析。在這個例子中,這種感覺是那樣的強烈和持久。一個37歲的女士對我說,她對她在12歲半時的一次記憶有非常深刻的印象,那是到鄉村去看她的幾個同學,當進了大院,她馬上感覺自己以前來過這裏,來到客廳時,她的這種感覺就更加強烈,她感到自己原來就知道這個房子的結構以及這個房間的隔壁是一個什麽樣的房子,並且知道從這裏會看到些什麽。當時她想,之所以會有這種熟悉的感覺,可能是在自己很小的時候到過這裏;但是,詢問了父母後,這個看法就被否定了。這個女士並沒有從心理學方麵對此予以深究,但是她認為這種感覺的出現是她的重要情緒生活的預見,因為這些同學對她以後的生活意義重大。但是,如果我們了解到她當時的處境,就會對這一現象有另外的解釋。在她去看望她的同學的時候,她知道,她的一個女同學隻有一個哥哥,當時他病得很重。她來到他們家後,也瞟了他一眼,他已經病入膏肓,她對自己說,他將不久於人世。現在,她自己唯一的哥哥也患有重病幾個月了,在他生病期間,她不得不和她的父母分開幾星期,而和她的一個親戚待在一起。她相信,她的哥哥和她一起去了鄉下,而且她認為這是他病愈後的第一次旅行。但是,奇怪的是,她對其他的很多細節都很不確定,唯獨有一個深刻的印象是,還記得自己那一天穿著一件很特別的裙子。了解到這些信息後,任何一個人都不難從這些暗示中得出結論:她有一個期望,這個期望就是期望她的哥哥死去。這一點對這個女孩的思想發生了重要的影響。她對這個願望意識不到,而且,在她的哥哥恢複健康後,她又將這種思想更強烈地壓抑了起來。但是,如果情況恰恰相反,她的哥哥沒有恢複健康,那麽她就要穿孝服了。她在自己同學的家裏發現了一個很類似的情景,她的哥哥也瀕臨死亡,事實上他不久就死了。她應該意識到這一點,幾個月前,她本人也有同樣的經曆;但是,她並沒有回憶起來這件事,相反,代之而起的是對這個地方的似曾相識感,如這個環境,這個房子,這個花園等,自己又成為這個“虛假的探索”的受害者。從這個事實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她對哥哥死的期望還沒有從她的幻想欲望中消除,她希望自己成為家裏唯一的孩子。後來,她患有嚴重的恐怖性神經症,害怕失去自己的父母,這種症狀的潛意識根源也是同一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