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弗洛伊德2: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學

第36章 決定論、機遇和迷信——幾個觀點(3)

字體:16+-

我不相信心理生活中的那些無足輕重的事件的發生會預知我們將來在現實中隱藏的東西;但是,我相信,我們的心理活動的偶然表現會揭示一些隱藏的東西,盡管這些東西也屬於心理方麵的(不屬於外在現實)。我相信外在的偶然性,但是,我不相信內心的(心理的)偶然性。而迷信的人的看法則相反,他們對這種偶然和失誤行為的動機一無所知,相信這種心理的偶然事件,另一方麵,他們賦予外在的偶然事件以特定的意義,一種對將來現實的預兆,認為這種偶然事件的發生是表達外在現實中隱藏的東西的一種方式。由此可見,我和迷信的人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下麵兩個方麵:首先,他尋找外在的動機,而我則尋找內在的動機;其次,他將這種偶然解釋為一種事件,而我將這種偶然解釋為一種思想。但是,隱藏於他的東西和隱藏於我的東西相對應,而且,都不想將這個偶然解釋為偶然事件,而寧肯對它做其他的解釋,這是我們的共同之處。

我認為,意識的疏忽和潛意識中對這種偶然的心理事件的動機的認識是迷信產生的心理根源。因為,迷信的人並不知道他們的偶然行為的動機,但是又要求能夠認識到這個動機,這樣他就不得不在外界尋找其替代根源。如果這樣的聯係確實存在,它就不可能局限於這個單一的情景。在這一點上,我相信世界上迷信的大部分觀點——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了現代的宗教——隻不過是心理向外在世界的投射。對這種心理因素以及在潛意識中的聯係的模糊的認識——對此很難表達,用偏執狂患者做類比有助於我們的理解——都反應在超自然的現實的構成上。這些超自然的現實最終會被潛意識心理學這門科學所取代。人們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去解釋天堂和地獄的神話,去解釋上帝和不朽的靈魂,去解釋善良與醜惡,將這種形而上學轉化為心理玄學(metapsychology)。初看起來,偏執狂患者的替代和迷信的人的替代並沒有多大區別;但人類開始思考的時候,眾所周知,他們被迫以人神同形的方式去對此加以解釋,或用自己想象出來的眾多人格的力量來對此予以解釋。他們將這些偶然的事件神秘地解釋為是那些有神秘力量的人們所為,其所作所為有時像偏執狂患者,即從他人的細小的行為得出重要的結論,有時又像很多正常人,他們據這些偶然的和不存心的行為來判斷鄰居的性格。在我們的現代科學中,這種迷信的世界觀將失去其存在的根基,但在前科學時期的世界觀裏,人們堅信他們解釋的正確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