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他的一些很重要的例子中,我們會發現,人們對自己說出的內容的自責傾向也會促使人們產生口誤,甚至去替代與表達的思想相反的內容。在觀察過程中,你會驚奇地發現,文字表達本身往往抵消了它本身的含義,而口誤則暴露出人們的這種虛偽。口誤模擬了這種內在過程的具體表現——通常的情況是這樣的,有些內容人們不希望說出來,這時口誤便成為人們自我表現的一種方式。如下麵的情況就是如此,一個男人對所謂的正規的**方式不以為然,並因此和一個女子展開了爭論,而據說這個女子是一個喜歡賣弄風情的人。他說:“如果她要和我同房,她不久就會放棄她的‘ko ttieren’(一個不存在的詞)。”毫無疑問,他要說的是另一個詞,即koitieren(**),實際上這種替代的真正意圖是表達出這個詞kokettieren(賣弄**)。再舉一例:“我們的叔叔由於我們在過去的幾個月很少去看望他而表現出不滿的情緒,我們讓他搬進了一個新的房子,同時我們對他做了一次長時間的探望,他顯得非常高興,要分別的時候,他充滿情感地說:‘從現在起,我希望比過去更少地見到你們。’”
當某種言語材料碰巧是有幫助的,這通常會導致口誤的發生。據此來將這種材料顯示出來,或以此來產生一種玩笑的諷刺效果。下麵的這個由瑞勒報告的例子便屬於這種情況。
“你自己會‘aufgepatzt’這個時新的帽子嗎?(替代‘aufgeputzt’[裝飾])一個女士以羨慕的口吻對另一個女士說。她無須將她的真實想法進一步表達出來,因為她有指責對方的動機,這一點悄悄地使人們感覺到了:帽子的裝飾(Hutauf—putz)是一件‘Patzerei’(笨拙的作品),這種指責從她的這個不友好的口誤中明顯地看出來,這種解釋是令人信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