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的理論從一開始就是一個“體係”——這曾經是精神分析小心翼翼地想要避免的。他的理論也是“潤飾作用”(secondary revision)的一個極好的實例。例如,就像在夢的材料接受清醒的思維活動支配的那個過程中所發生的情況一樣。就阿德勒的情況而言,夢的材料的地位被通過精神分析研究所獲得的新材料所取代;其後,這些材料又純粹是從自我的立場來看待的,被縮減到自我所熟悉的範圍裏而發生變化並被歪曲了——正如在夢的形成中所發生的那樣——被誤解了。另外,阿德勒的理論與其說具有它所主張的那種特點,倒不如說更具有它所否認的那種特點,這樣,他的理論就是由三種完全不同價值的成分組成的:(1)對自我心理學有用的貢獻;(2)雖然毫無必要但還可以接受的那種把分析事實轉變成新的“難懂的話”;(3)當這些事實不符合自我的要求時,就歪曲和篡改這些事實。
精神分析從來沒有忽視第一種成分,雖然這些成分不值得受到特別注意;精神分析更關心的是想表明,每一種自我傾向都包含著力比多成分。而阿德勒的理論所強調的卻與此相反,是在力比多的本能衝動中自我的組成成分。如果阿德勒不是為了支持其自我中心的本能成分而否認力比多衝動,從而在每一種情況下都使用這種觀察的話,那麽,這將會是一個很大的收獲。他的理論所做的就是每一個病人所做的,也是我們的意識思維大體上所做的——就是說,正如瓊斯(1908)所稱的那樣,為了隱藏潛意識動機而利用了一種“文飾作用”(rationalization)。阿德勒如此始終如一地堅持這個觀點,他自信地認為,在性活動中最強烈的動機力量是,男人想表明自己對女人的控製——男人是“高高在上的”。我不知道他是否在他的論著中表述了這些荒謬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