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於夢的理解,實際上究竟達到了什麽程度,隻有實踐和經驗才有可能做出回答。我想我們已達到了很深的境地。如果我們比較一下受過正規訓練的分析者所得出的結果,我的觀點就會得到證實。一般的人,包括科學家在內,在遇到科學成果的不確定性時,往往持懷疑態度,以此來表示自己的優越。我想他們在這一點上是錯誤的。你們也許不知道同樣的情況也曾發生於巴比倫和亞述的碑文最初被譯為現代文的時候。曾經有一個時期人們普遍傾向於認為這些楔形文字的翻譯者都是隻憑幻覺做出判斷,他們的整個研究被看作是欺人之談。但是,1857年皇家亞細亞學會(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曾做過一種判定是非的實驗。該會邀請四位當時最著名的從事這種研究的專家:羅井森,欣克斯,福克斯·塔爾波特和奧佩特,讓他們將新發現的碑文各自獨立翻譯,譯好後封寄到本會。在對這四種翻譯進行了對比之後,乃宣布其判決,認為這幾位專家的譯文大致相同。所以,取得的成績是可信賴的,而且還預見未來將會取得更大的進步。從此之後,人們漸漸地不再懷疑有關這種文字的翻譯工作了,並且人們對那些楔形文字的翻譯的信賴程度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二)第二類疑慮源於這樣的印象,即認為我們在釋夢中所得的許多結果似乎是被迫的、人為的、任意的或滑稽可笑的。對這種效果的批判很多,以致我隨便就可以找到一例。如在號稱自由之國的瑞士,某校校長由於對精神分析感興趣而被解除了職務。他雖然提出了抗議,但伯爾尼某報紙發表了校方對於此事的決議案。我將幾句與精神分析有關的內容摘述如下:“我們對蘇黎世大學費斯特爾教授的書內所列舉的強詞奪理的例子感到吃驚……因此,大學校長堅信不疑地接受所有這些理論和虛假的證據,這真的令人驚奇。”這幾句話是作為他們冷靜判斷的結論出現的。我想這種冷靜才真的是“捏造的”。讓我們再對這個問題加以更細致的考察,我想再加上一些反思和專門知識,使其不至於對冷靜的判斷有什麽不利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