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六祖壇經箋注

第41章 後序

字體:16+-

吾儒言經文錯簡者,起於劉向之校《尚書》(見《漢書·藝文誌》),猶有古文可據也。疑經文脫簡者,始於鄭玄之注《玉藻》(見《禮記注》),然尤不敢移其次第也。至北宋以後,始各以己意改古書。有所不通,輒言錯簡,六經幾無完本。餘波所漸,遂及叢林。於是《六祖壇經》,有言其錯簡者,則移其次第;有言其脫簡者,則以他書補入。餘以正德舊刻本校之,其竄亂之跡,尚未盡泯也。大凡古書之傳於今者類如此,不獨《壇經》為然。而餘又考《壇經》之所傳述者,即釋迦佛在靈山會上付與初祖大迦葉之正法眼藏也。由初祖傳至二十八祖達磨大師,始來中國,是為東土初祖。又傳五代至弘忍大師,凡三十有二祖,皆密密相傳,以一傳一,餘人不能得其法。自忍大師傳法於六祖,六祖遂廣傳其法於天下。其門人又詳敘之而為《壇經》,即今之所傳者是也。其淵源遠有端緒如此。

餘獨怪《壇經》為宗門切要之書,自唐以來千二百餘年間,未見有人為之注者,何也?豈視為淺近易曉,人人可以盡解耶?抑道在心悟,不在文字,我宗門下客,不必求知求解耶?夫以指指月,指本非月;非馬喻馬,馬非非馬。指與非馬,猶之文字,借指可以見月,借非馬可以明馬;猶之借文字可以通經義,通經義可以明心見性。故文字為傳道之器,得道則其器可投;文字如渡海之筏,到岸則其筏可舍。若未到岸、未得道之時,文字究不可以不求甚解。此《壇經》之所以不可無箋注也。雖然,注書之難,自古言之。漢儒注經,必引會數經,勘契密合,而後下筆。不第時代近古,多得遺聞而已。魏晉以降,儒者不遵師說,意主穿鑿附會,漢學於是浸廢矣。其後如杜征南之注《左氏傳》,顏秘書之注《兩漢書》,雖瞻博絕世,猶有摘其舛駁者。徐無黨注《五代史》,寥寥數語,其於大義,毫無補益勿論矣。惟裴鬆之之注《三國誌》,劉孝標之注《世說新語》,酈道元之注《水經》,皆能補原書所不載,其辭又雅馴,頗見魏晉風軌。李善之注《文選》,止引經史,不釋述作意義,東坡嚐稱之,而詆五臣注為荒陋。凡此皆可為箋注家之鑒戒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