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六祖壇經箋注

第37章 六祖能禪師碑銘(2)

字體:16+-

舉足下足[1],長在道場[2]。是心是情[3],同歸性海[4]。商人告倦,自息化城[5]。窮子無疑,直開寶藏[6]。其有不植德本[7],難入頓門[8]。妄係空華之狂[9],曾非慧日之咎[10]。

[1]《維摩詰經》:“菩薩若應諸波羅蜜教化眾生,諸有所作,舉足下足,當知皆從道場來,住於佛法矣。”

[2]《維摩經·菩薩品》:“直心是道場,乃至三十七品是道場。”《注維摩經》四:“肇曰,閑宴修道之處謂之道場也。”

[3]心為阿賴耶識之別名。《唯識論》三:“或名心,由種種法熏習種子所積集故。”《述記》三末:“梵雲質多,此名心也。即積集義,是心義;集起義,是心義。以能集生多種子故,說此識以為心。”情者,情識。《智度論》二十三:“情塵識和合,所作事業成。”

[4]真如之理性,深廣如海,故雲“性海”。如來法身之境也。《西域記·序》:“廓群疑於性海,啟妙覺於迷津。”

[5]用《法華經·化城喻品》故事。

[6]《法華經·信解品》:“今此寶藏,自然而至。”

[7]《法華經》:“此諸菩薩非初發意,皆久植德本,於無量百千萬億佛所,淨修梵行。”

[8]判大乘者,不外頓、漸二教。頓教、漸教,亦可雲頓門、漸門。

[9]《圓覺經》:“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如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傳燈錄》十:“一翳在眼,空華亂墜。”

[10]《華嚴經》:“譬如日出普照世間,於一切淨水器中,影無不現,普遍眾處,而無來往。或一器破,便不現影。佛子,於汝意雲何?彼影不現,為日咎不?答言:不也。但由器壞,非日有咎。如來智日,亦複如是。前現法界,無前無後。一切眾生,淨心器中,物無不現。心器常淨,常見佛身;若心濁器破,則不得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