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六祖壇經箋注

第36章 六祖能禪師碑銘(1)

字體:16+-

唐·王維

(見《全唐文》卷三百二十七)

(王維,字摩詰,太原人。唐開元間擢進士第一,遷尚書左丞。寧、薛諸王待若師友。有別墅在輞川,孤居二十年。卒後,代宗求其樂章,其弟縉集數十百篇上之。)

無有可舍[1],是達有源。無空可住[2],是知空本。離寂非動[3],乘化用常[4]。在百法而無得[5],周萬物而不殆[6]。

[1]《智度論》四十九:“雲何菩薩舍一切所有?不惜內外諸法故,是名舍一切所有。”案:今翻進一層,故雲“無有可舍”。

[2]《智度論》八十二:“色等法無住處,如地住於水,水住於風,風住於空,空無所住。以本無住處故,一切都無住。”

[3]離真如之理體、有為之諸相,謂之寂。今翻進一層,故雲“離寂”。《壇經》:“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4]《莊子·大宗師》:“浸假而化予之尻以為輪,以神為馬,予因而乘之。”陶潛《歸去來辭》:“聊乘化以歸盡。”《老子》:“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5]百法,猶言萬法,以表示法門之眾多也。《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於法實無所得。”

[6]《易·係》:“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老子》:“知止不殆。”又雲:“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鼓枻海師,不知菩提之行[1]。散花天女,能變聲聞之身[2]。則知法本不生[3],因心起見[4]。見無可取[5],法則常如[6]。

[1]鼓枻海師者,指經中每言入海采寶之謂。不知菩提之行者,指禪宗即眾生煩惑示諸佛智體之謂也。意謂入海采寶者,不識本有家珍,至尊至貴,而能出生無量眾寶。向外馳求,何異懷寶迷邦,騎牛覓牛?須知貪瞋癡之實性,即是佛性。若能徹悟此三佛性,則覓貪瞋癡了不可得,當體即是真戒、真定、真慧,亦無真戒、真定、真慧之相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