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六祖壇經箋注

第35章 跋

字體:16+-

六祖大師平昔所說之法[1],皆大乘圓頓之旨[2],故目之曰經[3]。其言近指遠[4],詞坦義明[5],誦者各有所獲。

[1]平昔,平生昔日之時也。杜甫詩:“三歎酒食傍,何由似平昔。”

[2]《寶積經》二十八:“諸佛如來正真正覺之道,彼乘名為大乘。”《四教義集注》下:“體非漸成,故名圓頓。”同《集解》下:“三一無差,不從漸次,名為圓頓。”旨,宗旨也。

[3]《輔教編·六祖壇經讚》注曰:“今大鑒所演是大法要,真正無妄,實可軌持,如如恒常,魔外群邪不能改變,正與佛經無異。固宜以佛經字為例也。”《鐔津文集》三:“稱經者,後人尊其法,而非六祖之意也。今從其舊,不敢改易。”案:或稱《壇經》,或稱《壇記》,其弟子所傳之一脈則尊稱之曰《壇經》;非其一脈所傳,如他宗之弟子等,則稱之曰《六祖壇記》也。

[4]《孟子》:“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

[5]坦,他亶切,平易也。案:詞坦易明,即俗人所雲深入顯出之意。

明教嵩公[1]常讚雲:“天機利者得其深[2],天機鈍者得其淺[3]。”誠哉言也。

[1]《五燈會元》十五:“洞山聰禪師法嗣,杭州佛日契嵩禪師,藤州鐔津李氏子也。七歲出家,十三得度,十九遊方,遍參知識,法於洞山。後居永安蘭若。著《禪門定祖圖》、《傳法正宗記》、《輔教編》,上進仁宗皇帝。帝覽之嘉歎,付傳法院,編次入藏。下詔褒寵,賜號‘明教’。熙寧四年六月四日,晨興寫偈,至中夜而化。師有文集二十卷,目曰《鐔津》,盛行於世。”

[2]《列子·說符》:“苦皋之所觀,天機也。”《莊子·內篇·大宗師》:“其嗜欲深者,其天機淺。”

[3]“天機”二句,見明教大師《輔教編·六祖壇經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