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春秋策:先秦諸子與史記評述

第14章 荀子之性惡論及其天道觀(2)

字體:16+-

荀子之性論,舍孟子之新路而返孔子之舊域,已如上文所述,其天道論則直向新徑,不守孔丘孟軻之故步,蓋啟戰國諸子中積極人生觀者最新派之天道論,已走盡全神論之道路,直入於無神論矣。請證吾說。早年儒家者,於天道半信半疑者也,已入純倫理學之異域,猶不肯舍其宗教外殼者也。孔子信天較篤,其論事則不脫人間之世,蓋其心中之天道已漸如後世所謂“象”者,非諄諄然之天命也。

孟子更罕言天,然其決意掃盡一切功用主義,舍利害生死之係念,一以是非為正而毫無猶疑,尤見其宗教的涵養,彼或不自知,而事實如此。自孟子至於荀子,中經半世紀,其時適為各派方術家備極發展之世。儒家之外,如老子莊周,後世強合為一,稱之曰道家者,其天道論之發展乃在自然論之道路上疾行劇趨。老子宗天曰自然,莊子更歸天於茫茫冥冥。荀子後起,不免感之而變,激之而厲,於是苟子之天道論大異於早年儒家矣。其言曰: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彊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循道而不二,則天不能禍。故水旱不能使之饑渴,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則天不能使之富,養略而動罕,則天不能使之全,信道而妄行,則天不能使之吉。……惟聖人為不求知天。……

故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小人錯其在已者而慕其在天者。君子敬其任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進也。小人錯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

雩而雨,何也?曰,無何也,猶不雩而雨也。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後決大事,非以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為文,而百姓以為神。以為文則吉,以為神則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