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曆史研究法

第37章 附錄 中國曆史研究法補編(17)

字體:16+-

為什麽宗教在中國不發達?大抵因為各種宗教到了中國,不容易有好教會的組織發生。最近基督教宗中如燕京大學一派有組織中國基督教會的運動,我很讚成。因為人類應有信仰宗教的自由,我們不能因為他是外來的就排斥他。基督教所以可恨,隻因他全為外國人包辦。假使由中國人來辦,就可免掉外國借手侵略的野心,所以若作宗教史,最後一頁,可以講有少數人有這種運動。他們既然信仰基督教,當然應該努力;但事實上未必成功,如有可能,恐怕早已有人作成功了。

就外來的宗教講,其教理要略及其起原,用不著在中國宗教史講。在中國內部,所謂教會的形式,又沒有具體的。中國宗教史隻能將某時代某宗派輸入,信仰的人數,於某時代有若幹影響,很平常的講講而已。雖或有作的必要,卻難作得有精彩。

就中國原有的宗教講,先秦沒有宗教,後來隻有道教,又很無聊。道教是一麵抄襲老子、莊子的教理,一麵采佛教的形式及其皮毛,湊合起來的。作中國史,把道教敘述上去,可以說是大羞恥。他們所做的事,對於民族毫無利益;而且以左道惑眾,擾亂治安,曆代不絕。講中國宗教,若拿道教做代表,我實在很不願意。但道教醜雖很醜,作中國宗教史又不能不敘。他於中國社會既無多大關係,於中國國一民心理又無多大影響,我們不過據事直書,略微講講就夠了。

作中國宗教史,倒有一部分可寫得有精彩。外國人稱中國人奉多神教,名詞頗不適當。多神教是對一神教而言。基督教、猶太教是一神教,其他都是無神教,佛教尤其是無神教,西洋人不曾分別這點,說印度人奉佛教即奉多神教。中國孔子不講神,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然而孔子對於祭祀卻很看重。《論語》說:“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孔子一麵根本不相信有神,一麵又借祭祀的機會,彷佛有神,以集中精神。儒家所講的祭祀及齋戒,都隻是修養的手段。《論語》說:“非其鬼而祀之,諂也。”“其鬼”和“非其鬼”的分別,和西洋人的看法不同。意思隻是,鬼神不能左右我們的禍福;我們祭他,乃是崇德報功。祭父母,因父母生我養我;祭天地,因天地給我們許多便利,父母要祭,天地山川日月也要祭;推之於人,則凡為國家地方捍患難建事業的人也要祭;推之於物,則貓犬牛馬的神也要祭;如此,“報”的觀念便貫徹了祭的全部分。這種祭法,和希臘、埃及的祭天拜物不同。他們是以為那裏麵有什麽神秘,乃是某神的象征,並不因其有恩惠於人而去祭他。老實講,中國所有的祭祀,都從這點意思發源,除了道教妖言惑眾的拜道以外。我們將曆代所拜的神羅列起那些名詞來,分類研究其性質及變遷,實在很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