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國末年到漢代,許多學者不做身心修養的工夫,專做些很瑣屑的訓詁考證,要想一般人看重他們這派學問,不能不借重孔子。於是又有一種神話出現,這已是第三種了。他們因為《論語》有“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的話,就造出許多孔子博學的故事。後來有一種荒謬的觀念,說“一物不知,儒者之恥”。全因誤信孔子神話的緣故。譬如《國語》說,“吳伐越,墮會稽,獲骨馬,節專車”,本不足怪,也許那時發現了古代獸骨,但孔子決不會知道是甚麽骨,因為他不是考古家。那上麵卻說孔子知道是防風氏的骨,當大禹大會諸侯於會稽時,防風氏後至,大禹把他殺了。另外還有一部書說,孔子和顏回登泰山遠望閶門,比賽眼力;顏回看了半天,才認清那裏有一個人;孔子卻一看就知道那人還騎了馬;二人下山,顏回精神委靡,頭發頓白,不久便死了,孔子卻沒有什麽。這一大段絕對非科學的話,也絕對非孔子的學風,自然是後來一般以博為貴的人所造的謠言,故意附在孔子身上。諸如此類,尚不止隻有這三例,我們非辨清不可。
因此,我主張,作《孔子傳》,在正文以外,應作《附錄》或《考異》,《考異》還不很對,以《附錄》為最合宜。我們把上麵這類神話搜集起來,分部研究,辨別他從何產生,說明他不是孔子真相;剩下那真的部分放進傳裏,那就可貴了。
神話撇開了,還有孔子學說的真相要想求得全真,好好的敘述出來,也實在困難。工作的時候,應分二種步驟:
(一)揀取可入傳文的資料;
(二)整齊那些資料,分出條理來。
關於第一項,頭一步,就是《六經》(即《六藝》)和孔子有無關係,要不要入傳。自漢以來,都稱孔子,刪《詩》《書》、定《禮》《樂》、讚《易》、作《春秋》,內中讚《易》及作《春秋》尤為要緊。因為這二種帶的哲學尤重。《詩》和《書》我不相信孔子刪過,縱有關係也不大。《儀禮》決不是周公製定的,許有一部分是通行的,經孔子的審定,另一部分是孔子著作。《樂》,沒有書了,也許當時是譜,和孔子卻有密切的關係。《論語》,“子曰:吾自衛返魯,然後樂正,”樂是孔子正定的可知。《史記》,“《詩》三百篇,孔子皆弦而歌之”,從前的《詩》,一部分能歌,一部分不能,到孔子“皆弦而歌之”,就是造了樂譜,援詩入樂。《論語》,“子於是日哭,則不歌,”那麽孔子不哭這天一定要歌了;“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別人唱的好,他老先生還要他再來一次,還要和唱,可見興趣之濃了。從這類地方看來,大概孔子和《樂》確有關係。《易》,關係尤深,其中講哲理的地方很多。卦辭、爻辭發生在孔子以前,不必講;《說卦》、《雜卦》、《序卦》後人考定不是孔子作的;《彖象》,大家都說是孔子作的,無人否認;剩下的《係辭》、《文言》,或全是孔子或一部分是孔子作。假使《易》內這二種全是孔子所作,那麽大的範圍,應占《孔子傳》料的第一部,《論語》倒要退居第二部;但是我個人看來,這樣很不妥當。《係辭》、《文言》說話太不直率,輾轉敷陳,連篇累牘,不如《論語》的質樸,最早當在孔子、孟子之間,大概是孔門後學所述。我們要作《孔子傳》,不能不下斷語。《係辭》、《文言》,裏麵很多“子曰。”假如有“子曰”的是孔子說的,沒有“子曰”的又是誰作的呢?假如有“子曰”的也不是孔子說的,那又是何人作的呢?我個人主張,那都是孔門後所述。剩下的《春秋》,司馬遷、董仲舒都很注意,以為孔子有微言大義在裹麵。孔子講內聖外王之道,《易》講內聖,《春秋》講外王,他自己也說“其義則丘竊取之矣”。春秋的義到底是甚麽東西?後來解義的《公羊傳》、《穀梁傳》、《左氏傳》、《春秋繁露》到底那書可信?或都可信?可信的程度有多少?很是問題。宋王安石卻一味抹殺,說《春秋》是斷爛朝報,和今日的《政府公報》一樣,沒甚麽意義,這且不管,《左氏傳》晚出,最少,解《春秋》這部分是後來添上去的。《公羊傳》、《穀梁傳》大同小異,經師說是全由孔子口授下來的,為什麽又有大同小異呢?所以這些微言大義是否真是孔子傳出。還是董仲舒何休等造謠,都是問題。縱使不是他們造謠,而他們自己也說是口口相傳,到西漢中葉才寫出文字的,那麽有沒有錯誤呢,有沒有加添呢,我們相信他到什麽程度呢?關於這些問題(作《孔子傳》選取《六經》的問題),各人觀察不同,所取的問題,必各不同。一種人相信《係辭》、《文言》、《左傳》、《公羊傳》、《穀梁傳》都和孔子沒有關係,隻有《論語》的大部分可信,其餘一概抹殺,這是崔東壁的態度,未免太窄了些。還有一種人不管“牛溲馬渤,敗鼓之皮”,凡是相傳是和孔子有關的書都相信,這自然太濫了,不應該。若是我作《孔子傳》,認《易》的《彖象》是孔子作的,《係辭》、《文言》是孔門後學作的;認《春秋》的《公羊傳》有一部分是孔家所有,一部分是後儒所加;如何辨別,也無標準,隻好憑忠實的主觀武斷;認《詩書》是孔子教人的課本;認《禮》、《樂》同孔子有密切的關係:孔子和《六經》的關係既已確定,就可分別擇取入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