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曆史研究法

第27章 附錄 中國曆史研究法補編(7)

字體:16+-

(三)為方麵多的政治家作傳的方法 有許多人方麵很多,是大政治家,又是大學者,這種人應當平均敘述。我們平常讀《明史》的《王守仁傳》,總覺得不十分好;再與旁人所作《王守仁傳》比較一下,就知道《明史》太偏重一方了。《明史》敘陽明的功業,說他偉大,誠然可以當之無愧。但是陽明之所以不朽,尤其因他的學說。萬季野的《明史》原稿,不知道怎麽樣。後來張廷玉、陸隴其一般人,以門戶之見,根本反對陽明思想,所以我們單讀《明史》本傳,看不出他在學術界的地位。最好同邵念魯的《思複堂文集》、《明儒學案》的《姚江學案》對照著讀,就可以知道孰優孰劣。《明儒學案》偏重學術,少講政治,固然可以說學案體裁,不得不爾;但是梨洲於旁人的事跡錄得很多,而於陽明特簡,這是他的不好處。因為陽明方麵太多,學問事功都有記載的價值,《學案》把事功太拋棄,差不多成為一個純粹的學者了。《明史》本傳全講事業,而於學問方麵極其簡略,而且有許多不好的暗示,其實失策。若先載陽明學說,然後加以批評,亦未為不可。但《明史》一筆抹殺,敘學術的話不過全部百分之二三,讓人看去,反不滿意。現存的《王陽明傳》,要算邵念魯作得頂好。平均起來,學問占三分之二,功業占三分之一。述學問的地方。亦能摘出要點。從宋學勃興後學術的變遷,陽明本身的特點,在當時學界的地位,以及末流的傳授,都能寫得出來。最後又用《舊唐書》的方法,錄二篇文章,一篇是申時行請以陽明配祀孔廟的奏折,一篇是湯斌答陸隴其的一封信。他不必為陽明辯護而宗旨自然明白。述功業的地方,比《明史》簡切得多,真可謂事多於前,文省於舊。尤為精彩的,是能寫得出功業成就的原因,及功業關係的重大,又概括,又明了。在未敘鏟平南贛匪亂之先,先說明用兵以前的形勢,推論當時假使沒有陽明,恐怕晚明流寇早已起來,等不到泰昌、天啟的時候了。次敘陽明同王瓊(最先賞識陽明的人)的談話,斷定舊兵不能用,非練新兵不可,新兵又要如何的練法。平賊以前,有這兩段話,可以看出事業的關係,及其成功的原因。這種消息,在《明史》本傳,一點沒有痕跡,不過說天天打勝仗而已。又陽明平賊以後,如何撫循地方,維持秩序,以減少作亂的機會,一麵用兵,一麵講學,此等要事亦惟邵書有之,而《明史》則無。關於平定宸濠一事,雖沒有多大比較,但《明史》繁而無當,不如邵書簡切,這都可以看出史才史識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