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曆史研究法

第12章 史料之搜集與鑒別(1)

字體:16+-

前章列舉多數史料,凡以言史料所從出也。然此種史料,散在各處,非用精密明敏的方法以搜集之,則不能得。又真贗錯出,非經謹嚴之抉擇,不能甄別適當。此皆更需有相當之技術焉。茲分論之。

第一 搜集史料之法

普通史料之具見於舊史者,或無須特別之搜集;雖然,吾儕今日所要求之史料,非即此而已足。大抵史料之為物,往往有單舉一事,覺其無足重輕;及匯集同類之若幹事比而觀之,則一時代之狀況可以跳活表現。此如治庭園者,孤植草花一本,無足觀也;若集千萬本,蒔以成畦,則絢爛眩目矣。又如治動物學者搜集標本,僅一枚之貝,一尾之蟬,何足以資研索;積數千萬,則所資乃無量矣。吾儕之搜集史料,正有類於是。試舉吾所曾致力之數端以為例:(甲)吾曾欲研究春秋以前部落分立之情狀。乃從《左傳·國語》中,取其所述已亡之國匯而錄之,得六十餘;又從《逸周書》搜錄,得三十餘;又從《漢書·地理誌》、《水經注》搜錄,得七十餘;又從金文款識中搜錄,得九十餘;其他散見各書者尚三四十。除去重複,其夏商周古國名之可考見者,猶將三百國;而大河以南,江淮以北,殆居三之二。其中最稠密之處——如山東,河南,湖北,有今之一縣而跨有古三四國之境者。試為圖為表以示之,而古代社會結構之迥殊於今日,可見一斑也。(乙)吾曾欲研究中國與印度文化溝通之跡,而考論中國留學印度之人物。據常人所習知者,則前有法顯,後有玄奘,三數輩而已。吾細檢諸傳記,陸續搜集,乃竟得百零五人,其名姓失考者尚八十二人,合計百八十有七人。吾初研究時,據慧皎之《高僧傳》,義淨之《求法傳》,得六七十人,已大喜過望;其後每讀一書,遇有此者則類而錄之,經數月乃得此數。吾因將此百八十餘人者,稽其年代籍貫,學業成績,經行路線等,為種種之統計;而中印往昔交通遺跡,與夫隋唐間學術思想變遷之故,皆可以大明。(丙)吾曾欲研究中國人種變遷混合之跡,偶見史中載有某帝某年徙某處之民若幹往某處等事,史文單詞隻句,殊不足動人注意也。既而此類事觸於吾目者屢見不一見,吾試匯而鈔之,所積已得六七十條;然猶未盡。其中徙置異族之舉較多,最古者如堯舜時之分背三苗;徙置本族者亦往往而有,最著者如漢之遷六國豪宗以實關中。吾睹此類史跡,未嚐不掩卷太息,嗟彼小民,竟任政府之徙置我如弈棋也。雖然,就他方麵觀之,所以摶捖此數萬萬人成一民族者,其間接之力,抑亦非細矣。吾又嚐向各史傳中專調查外國籍貫之人,例如匈奴人之金日磾,突厥人之阿史那忠,於闐人之尉遲敬德,印度人之阿那羅順等,與夫入主中夏之諸胡之君臣苗裔,統列一表,則種族混合之情形,益可見也。(丁)吾又嚐研究六朝唐造像,見初期所造者大率為釋迦像,次期則多彌勒像,後期始漸有阿彌陀像,觀世音像等,因此可推見各時代信仰對象之異同;即印度教義之變遷,亦略可推見也。(戊)吾既因前人考據,知元代有所謂“也裏可溫”者,即指基督教,此後讀《元史》及元代碑版與夫其他雜書,每遇“也裏可溫”字樣輒乙而記之,若薈最成篇,當不下百條,試加以綜合分析,則當時基督教傳播之區域及情形,當可推得也。以上不過隨舉數端以為例。要之吾以為吾儕欲得史料,必須多用此等方法。此等方法,在前清治經學者多已善用之,如《經傳釋詞》、《古書疑義舉例》等書,即其極好模範。惟史學方麵,則用者殊少。如宋洪邁之《容齋隨筆》,清趙翼之《廿二史劄記》,頗有此精神;惜其應用範圍尚狹。此種方法,恒注意於常人所不注意之處,常人向來不認為史料者,吾儕偏從此間覓出可貴之史料。欲應用此種方法,第一步,須將腦筋操練純熟,使常有銳敏的感覺每一事項至吾前,常能以奇異之眼迎之,以引起特別觀察之興味。世界上何年何日不有蘋果落地,何以奈端獨能因此而發明吸力;世界上何年何日不有開水衝壺,何以瓦特獨能因此而發明蒸汽;此皆由有銳敏的感覺,施特別的觀察而已。第二步,須耐煩每遇一事項,吾認為在史上成一問題有應研究之價值者,即從事於徹底精密的研究,搜集同類或相似之事項,綜析比較,非求得其真相不止。須知此種研究法,往往所勞甚多,所獲甚簡。例如吾前文所舉(甲)項,其目的不過求出一斷案日“春秋前半部落式之國家甚多”雲爾;所舉(乙)項,其目的不過求出一斷案曰“六朝唐時中國人留學印度之風甚盛”雲爾。斷案區區十數字,而研究者,動費一年數月之精力,毋乃太勞?殊不知凡學問之用科學的研究法者,皆須如是;苟不如是,便非科學的,便不能在今世而稱為學問。且宇宙間之科學,何一非積無限辛勞以求得區區數字者?達爾文養鴿蒔果數十年,著書數十萬言,結果不過詒吾輩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八個大字而已。然試思十九世紀學界中,若少卻此八個大字,則其情狀為何如者?我國史學界,從古以來,未曾經過科學的研究之一階段,吾儕今日若能以一年研究之結果,博得將來學校曆史教科書中一句之采擇,吾願已足,此治史學者應有之覺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