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是繼唐宋之後的第三個茶文化高峰,在這波瀾壯闊的茶文化複興中,閑靜有致的金沙寺僧,從普通窯器製作的沉澱泥漿中,摶其細土,加以澄煉,捏築為胎,規而圓之,刳使中空,夾雜在其他日用陶器的空隙中,以劃時代的意義,燒出了第一把紫砂壺。其後,明代萬曆年間的時大彬,仿照供春的款式,批量製作容量較大的紫砂壺。等他遊曆蘇州等地,遇到像陳繼儒那樣懂茶愛茶的文人,明白了茶理之後,其製壺風格為之一變,他把文人情趣滲透到壺藝裏,開始製作適於文人泡茶的小壺。並且一改金沙寺僧和龔春的“淘細土摶坯”,又在細土中混雜些石英砂顆粒,大彬壺便“不務妍媚而樸雅緊栗,妙不可思”,成為文人案頭的把玩妙品,可生人閑遠之思。明末四公子之一的陳貞慧,是江蘇宜興人,他在《秋園雜佩》裏記載:“時壺名遠甚,即遐陬絕域猶知之。其製始於龔春,壺式古樸風雅,茗具中得幽野之趣者。”得幽野旨趣,陳貞慧一語道破了茶與紫砂壺的真正迷人之處。
明代的文人,在泉石竹下、僧寮道院、棲神物外、坐語道德中,清神出表,以瀉清臆,對紫砂壺的形製和大小提出了很高的審美標準。周高起在《陽羨茗壺係》中說:“壺供真茶,正在新泉活火,旋瀹旋啜,以盡色香味之蘊。故壺宜小不宜大,宜淺不宜深,壺蓋宜盎不宜砥,湯力茗香,俾得團結氤氳。”周高起從紫砂壺的結構和審美上,分析了在旋瀹旋啜的飲茶過程中、紫砂壺的選擇問題,值得我們學習仿效。馮可賓《岕茶箋》中的見解,更是獨到,他說:“茶壺以小為貴,每一客,壺一把,任其自斟自飲,方為得趣。何也?壺小則香不渙散,味不耽擱,況茶中香味,不先不後,隻有一時。太早則未足,太遲則已過。得見得恰好,一瀉而盡。化而裁之,存乎其人,施於他茶,亦無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