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華秋實,橙黃橘綠,秋天是層次最豐富、最華美的季節,樹樹深紅出淺黃。春水秋香,春天的茶,生長慢,內質豐富,茶湯細膩;秋天的茶,白毫密布,香高張揚,尤其是紅心鐵觀音,以寒露正秋茶為珍。白露節氣後的武夷山,諸多品種的正岩茶,開始走水焙火、炭焙精製。寒露前後,當年的春季正岩茶,開始大量上市,岩骨花香,香清甘活。
秋氣堪悲未必然,清寒正是可人天。秋氣幹燥,氣溫適宜,是布席喝茶的好光景。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不但果實累累,而且葉色斑斕,一枝紅葉,一串野果,都是茶席上的盎然燦爛。**是秋季茶席的隱士,除此以外,桂花、芙蓉、火棘、紅楓、紅蓼、無名的野果等等,都有著濃鬱的清秋況味。秋陰不散,秋雨中的枯荷與蓮蓬,更是別具意象。
秋季之美的茶席背景,在詩詞裏隨處可見。宋代陸遊有“茶灶炊煙野寺秋”,王廷珪有“野寺石泉秋煮茗”。以上的詩句,似乎有點悲涼孤寂,同時代的趙湘,詩裏的茶境、光影的變化,寫得深邃耐讀,他寫道:“公堂伴語山光入,秋閣嚐茶樹影移。石上琴尊從賞月,水邊台榭許題詩。”趙湘的一席茶裏,有琴聲月色,有亭台水榭,茶盞裏有光影暗渡,秋閣中有茶夢千重。“桂花留晚色,簾影淡秋光。”茶席上,有幾分妙有的光影,便會增加幾分生動。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秋色給人以欣喜,也會有花落水瘦、滿目衰敗的淒涼。秋天的茶席,色調豐富,用以慰藉漸漸遠去的絢爛。秋風漸涼,能從席意中,感知到溫暖,喝出收獲的喜悅,便是用心了。秋日,我喜歡在書房裏,插一枝故鄉道旁的紅葉黃花,焚一支沉香,相伴的是一壺炭焙的傳統鐵觀音,濃濃的苦澀的茶湯裏,有點悲秋思鄉的味道。上品的沉香,能提升茶席的層次和氛圍,聞起來清涼,細品,與茶一樣,咽喉也會有明顯的回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