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古代哲學史

第27章 荀子(2)

字體:16+-

五、教育學說。孟子說性善,故他的教育學說偏重“自得”一方麵。荀子說性惡,故他的教育學說趨向“積善”一方麵。他說:

性也者,吾所不能為也,然而可化也。情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為也。

注錯習俗,所以化性也;並一而不二,所以成積也。習俗移誌,安久移質。……塗之人百姓積善而全盡,謂之聖人。彼求之而後得,為之而後成,積之而後高,盡之而後聖。故聖人也者,人之所積也。人積耨耕而為農夫,積斫削而為工匠,積反貨而為商賈,積禮義而為君子。工匠之子莫不繼事,而都國之民安習其服。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積靡使然也。(《儒效》)

荀子書中說這“積”字最多。因為人性隻有一些“可以知之質,可以能之具”,正如一張白紙,本來沒有什麽東西,所以須要一點一滴的“積”起來,才可以有學問,才可以有道德。所以荀子的教育學說隻是要人積善。他說:“學不可以已”(《勸學》),又說:“騏驥一躍,不能千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同)荀子的教育學說以為學問須要變化氣質,增益身心。不能如此,不足為學。

他說: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蠕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同)254

又說:

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之而已矣。行之,明也。明之為聖人。聖人也者,本仁義,當是非,齊言行,不失毫厘。無它道焉,已乎行之矣。(《儒效》)這是荀子的知行合一說。

六、禮樂。荀子的禮論樂論隻是他的廣義的教育學說。荀子以為人性惡,故不能不用禮義音樂來涵養節製人的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