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或徙(或即域宇)。《經說》曰:宇,南北在旦,有(同又)在莫。宇185徙久。
或,過名也。說在實。《經說》曰:“或,知是之非此也,有(同又)知是之不在此也,然而謂此“南北”。過而以已為然。始也謂此“南方”,故今也謂此“南方”。
這兩段說“宇”是動移不歇的。《經?上》說:“動,或徙也。”域徙為動,故“宇或徙”是說地動。我們依著指南針定南北東西,卻不知道“空間”是時刻移動的。早晨的南北,已不是晚間的南北了。我們卻隻叫“南北”,這實是“過而以已為然”,不過是為實際上的便利,其實都不是客觀的實在區別。
當時的學者,不但知道地是動的,並且知道地是圓的。如《周髀算經》(此是晚周的書,不是周初的書)說:“日運行處極北,北方日中,南方夜半。
日在極東,東方日中,西方夜半。日在極南,南方日中,北方夜半。日在極西,西方日中,東方夜半。”這雖說日動而地不動,但似含有地圓的道理。
又如《大戴禮記?天員篇》(此篇不是曾子的書,當是秦漢人造出來的),辯“天圓地方”之說,說:“如誠天圓而地方,則是四角之不掩也。”這分明是說地圓的。
惠施論空間,似乎含有地圓和地動的道理,如說:“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燕在北,越在南。因為地是圓的,所以無論哪一點,無論是北國之北,南國之南,都可說是中央。又說:“南方無窮而有窮。”因為地圓,所以南方可以說有窮,可以說無窮。南方無窮,是地的真形;南方有窮,是實際上的假定。又如“天與地卑,山與澤平”,更明顯了。地圓旋轉,故上麵有天,下麵還有天;上麵有澤,下麵還有山。又如“今日適越而昔來”,即是《周髀算經》所說“東方日中,西方夜半;西方日中,東方夜186半”的道理。我今天晚上到越,在四川西部的人便要說我“昨天”到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