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抒情詩的等級
抒情詩的第一個等級就是,帶著強烈情感之性情的詩人自發或反思性地表達性情和這些情感。這類抒情詩人最為常見,也是最沒有價值的一類詩人。一般而言,他們的強烈情感因性情的統一性而產生,所以這類抒情詩人通常比較單調,他們的詩歌圍繞固定不變的、通常寥寥無幾的情感而展開。因此,司空見慣的說法就是把這類詩人分作三種,第一種被稱作“愛情詩人”,第二種叫“懷舊詩人”,第三種叫“憂鬱詩人”,也是能夠理解的。
抒情詩的第二個等級就是,詩人更聰明,更富有想象力,或者甚至僅僅是更有文化,不再具有第一個等級的詩人的那種局限性或隻是純粹抒情。從一般的字麵意義上說,他也是一種典型的抒情詩人,但這種詩人不單調。
抒情詩人的第三個等級就是,詩人更聰明的同時,開始人格解體,不隻是因為他感受,還因為他認為他在感受——感受他所不具有的靈魂狀態,僅僅因為他理解它們。我們即將獲得戲劇詩的內在精髓。盡管如此,詩人的性情消融於智慧中。他的詩作最終得到簡化,在風格上統一,精神上統一,並與己共存。比如坦尼森的《尤利西斯》和《夏洛特夫人》,甚至還有勃朗寧[3]的作品,他稱之為“戲劇抒情詩”,詩裏展現的不是對話,而是呈現種種靈魂的獨白,詩人並不認識或假裝不認識這些靈魂,甚至常常不想去認識它們。
抒情詩的第四個等級更為罕見,這種詩人更聰明的同時,還富於想象力,人格完全解體。他不僅感受而且生活在這種靈魂狀態下,而他並非直接擁有這種靈魂。在很多種情況下,他進入戲劇詩裏,嚴格地說,就像莎士比亞一樣,他是一位主要通過人格解體來展現戲劇的抒情詩人,他的人格解體達到令人吃驚的程度。盡管頗具戲劇性,但在這樣或那樣的情況下,他仍然是一位抒情詩人。勃朗寧也是如此(如上所述)。如今,甚至風格也不能定義人的一致性,隻有在風格中體現的智慧才能表現它。因此,在莎士比亞的作品中,隻有非凡卓越的措辭和複雜微妙的表達才能使哈姆雷特的語言接近李爾王、福斯塔夫[4]和麥克白夫人的語言。同樣,通過勃朗寧的《男人和女人》和《戲劇抒情詩》可見一斑。